“近段時間乾旱,家裏用水有保障嗎?糧食夠不夠吃?”8月10日上午,自貢市大安區回龍鎮雙柏村第一書記榮軻來到雙柏村6組村民張乾聰家,一踏進張乾聰的家門,他便直接去到廚房查看飲水和油米、打開冰箱關心食物的儲備,詢問張乾聰一家的生活情況。自2017年來到雙柏村後,這樣的走訪對他來説已是工作常態。
雙柏村第一書記榮軻(中)與村民交流
2017年10月,榮軻由區委宣傳部下派至回龍鎮雙柏村任駐村幹部,2019年3月,他被任命為雙柏村第一書記,重點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關鍵時期,榮軻帶領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幹部一起,向貧困發起衝擊,打響了一場脫貧攻堅戰。
“繃緊弦”應對“大決戰”答好脫貧攻堅“收官之卷”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
2019年,榮軻懷著一名共産黨員的初心,堅持目標和問題導向,因戶施策,制定出170戶512人鞏固防止返貧措施,形成“大安區雙柏村已脫貧貧困戶鞏固措施和脫貧措施清單管理臺賬”。同時,建立為民服務台賬、千名第一書記訪萬家工作臺賬,細緻深入了解並記錄相關問題,逐一制定訴求、矛盾等事項解決辦法和日程安排,做到倒排工期,挂圖作戰,形成周例會制度,將任務清單落實到人。
村民新居
2020年3月,大安區吹響了脫貧攻堅“百日攻堅”號角,榮軻帶領駐村工作隊成員及村兩委幹部深入到貧困戶家中摸實情,共排查並整治易地搬遷貧困戶存在漏風漏雨問題戶28戶。協調市人民銀行、區委宣傳部、區委黨校等幫扶單位出資,為2019年危房改造後未通生活用電的6戶貧困戶免費安裝室內電源電線。同時結合“回頭查回頭改”,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問題,積極協調市、區幫扶單位和幫扶責任人,堅持每月入戶走訪,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確保貧困戶基本保障一個不落下。
“作為第一書記,應當做群眾的貼心人、班子的帶頭人、産業發展的開路人。”這是榮軻對自身角色的理解,也是他為自己定下的目標。目前,雙柏村貧困戶已全部實現脫貧,脫貧攻堅工作進入了鞏固提升階段,對榮軻而言,“查漏補缺,保障貧困戶收入增長,確保脫貧後不返貧”成為了他近期的工作重點。
“脫貧攻堅越到大決戰期間,就越要在思想上‘繃緊弦’,在行動上‘拉滿弓’,決不停頓、決不大意、決不放鬆。”榮軻相信,將“初心”“信心”和“決心”三心合併,一定能答好脫貧攻堅決戰這份沉甸甸的“收官之卷”。
牟得高清理豬圈衛生
貧困戶日子越過越紅火 感謝黨和政府給予幫助
牟得高是回龍鎮大豐村二組村民,家裏除了他和有智力殘疾的妻子外,還有兩個正在讀大學和高中的孩子。由於妻子缺乏勞動力,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供孩子讀書的重擔落到了牟得高的肩上,從前的他只能靠耕种家裏的兩畝地,讓全家人緊巴巴地過著日子。由於家庭條件差,幾年前,牟得高一家都只能住在狹小的土坯房裏,一到雨天,房屋漏水問題就讓牟得高十分頭疼。
2014年,牟得高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村幹部的幫助下,他積極向政策靠攏,並於當年開始享受教育補助,減輕了因孩子上學帶來的經濟壓力。同年,牟得高的妻子也在村幹部的幫助下申請到了低保和殘疾人補助,一年能得到3000余元的補助款。2016年,牟得高在得到兩萬元危房改造補助款後,將自家的土坯房改造為水泥房,從此告別“屋漏偏逢連夜雨”的窘境,極大地改善了居住環境。
建設中的一體化養雞大棚
扶貧先扶志,除了為貧困戶爭取各項補助,減輕他們的生活壓力外,如何讓他們“動起來”,通過自身努力實現脫貧致富,也是十分關鍵的問題。以牟得高為例,在為他爭取到教育、低保、住房等補助後,大豐村村幹部還借助産業扶貧政策,為他爭取小産業補助,讓他在種植、養殖方面更有幹勁。如今,牟得高通過租用別人的土地,種上了十畝水稻,並養殖了十余頭豬,年收入約有五萬元,隨著日子越過越紅火,他也終於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現在我的居住環境比以前更好了,腰包也鼓起來了,最重要的是思想變化了,也更有幹勁了。”牟得高説,和幾年前相比,現在的生活條件有了極大的變化,因此,他十分感謝黨和政府給予他的幫助,也感謝村幹部們為他各方奔走,爭取政策。
回龍鎮古井村黃金柚基地
一個項目帶富一方百姓 用産業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在回龍鎮瑪瑙村6組,總面積近3500平方米的3個一體化養雞大棚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這3個養雞大棚為年出欄3500萬羽肉雞一體化項目而建設,于2019年底開始修建,將於2020年底投入運營。
而早在2018年,雙柏村便享受到了年出欄3500萬羽肉雞一體化項目帶來的“紅利”。該村這一項目以自貢市盈益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為主體,利用産業量化扶貧資金,2018年修建一體化養雞大棚2個,每年可出欄肉雞3批次,每批次出欄肉雞14000隻,每只利潤2.5元,毛利潤為10.5萬元,除去人工成本等費用後,純利潤可達6萬餘元,該項目也成為了村民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
大安何市鎮美麗新村區
近年來,大安區堅持把發展産業扶貧作為實現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引進上市企業——江蘇立華牧業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實施年出欄3500萬羽肉雞一體化項目,同時創新“政銀企+貧困戶”四方合作機制,由政府主導籌本錢、企業主體抓協作、金融支援促創業,為參與貧困群眾提供産前、産中、産後全方位服務。
該項目採取“公司+貧困戶”協同、“公司+小康互助組”共幫、“公司+專合社+貧困戶”聯動等模式,將2764戶貧困戶吸附到一體化養雞産業鏈上,累計建成標準化雞棚746個,年出欄肉雞超過1900萬羽,年産值達5.3億元;432戶貧困戶直接“代養”肉雞,年戶均增收2.26萬元;38戶示範戶與113戶貧困戶結對“代養”肉雞,年戶均增收1.7萬元,實現了“引進一個項目、壯大一個産業、帶富一方百姓”的目標。
建設中的回龍鎮大豐村柑橘基地
貧困村全部“摘帽”走出脫貧致富“小康路”
作為江姐故里的大安區,屬川南丘陵區“插花式”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分佈零散,貧困成因也複雜多樣。自實施精準扶貧以來,大安區牢牢把握精準脫貧標準,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強烈的責任擔當、紮實有效的工作措施,向脫貧攻堅“硬骨頭”宣戰,紮實推進産業扶貧、基礎建設、危房改造、教育扶貧、醫療救助、兜底保障等精準扶貧工程,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回龍鎮雙柏村高粱産業基地
除了利用年出欄3500萬羽肉雞一體化項目等産業帶動扶貧外,大安區還大力保障住房安全,實施易地扶貧搬遷2293戶5578人,建成易地扶貧搬遷聚居區43個;統籌實施1641戶貧困戶危房改造,對550貧困戶實施“改廚改廁”,讓貧困群眾住房安全保障到位,居住環境明顯改善。此外,積極謀劃搬遷後續脫貧措施,配套建成産業基地22個,扶貧車間2個,落實就業崗位1200余個,確保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改善。
為持續增強內生動力,大安區還大力實施“以購代捐”精準扶貧活動,出臺“以購代捐”精準扶貧實施意見,148個幫扶單位與所有行政村貧困對象簽訂“以購代捐”協議,提供種苗、技術等種養殖幫扶,動員該區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其幹部職工,採取“市場價+一定比例上浮”方式購買貧困群眾生産的農副産品,實現供需雙方有效對接,推動形成讓購買者有回報、讓受助者有尊嚴的新型幫扶協作關係。截至目前,累計“以購代捐”金額305萬元,幫扶脫貧收入有困難貧困戶4000余戶。
脫貧攻堅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在多方努力下,2019年底,大安區26個貧困村全部“摘帽”,6810戶、18996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一座座乾淨整潔的新村拔地而起,一條條美麗的鄉村公路縱橫交錯,一張張脫貧後開心的笑臉溫暖人心,辛勤的大安人民在這片熱土上走出了一條自己的“小康路”。(廖志全 楊夢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