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消費,多地下起數十萬元到數億元不等的“紅包雨”—消費券,能否打動消費者?

來源:四川日報 時間:2020-06-16 09:22:36編輯:劉婷婷
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給線下消費帶來了巨大衝擊,為積極擴大有效需求,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消費券,成為全國促進消費回補的“熱門”手段之一。
從今年3月底開始,四川成都、瀘州、內江等多地,紛紛加入到向公眾發放消費券的行列中,發放金額從數十萬元到上億元不等。直至6月,消費券“熱潮”仍未退去:成都首批2億元消費券要從5月發至7月,多個市州也將趕在“618”、端午節等節假日,繼續加大消費券的發放力度,拓寬覆蓋面。
消費券發放兩個多月,各地發出多少真金白銀?有多少轉化成真實消費?帶來了哪些啟示和思考?即日起,本報推出一組調查報道,從政府、企業和消費者三方視角切入,探究疫情期間消費券這一特殊舉措成效幾何。
6月15日,瀘州市商務和會展局的工作人員正在籌備6月17日開啟的“酒城裏·悅生活”城市購物節,目前已組織超過2萬家次以上的商貿流通企業參加。作為購物節主會場的萬象匯購物中心將在第二天,即6月18日舉辦長達7天的“618”年中大促活動,為消費者進行力度空前的滿額返券。
同一天上午,“鹽都裏·悅生活-貢享消費季”活動啟動儀式在自貢舉行,活動將持續至8月底,這也是自貢市建立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條件下,舉辦的首場全市性大型消費促進活動。
為了激發消費潛力,四川多地從3月底開始,陸續採用政府商家“搭夥”或商戶直接發放消費券方式,下起從數十萬元到上億元不等的“紅包雨”,刺激釋放被疫情抑制和凍結的消費。
各地消費券咋發的?對拉動消費、提振經濟的實效如何?後消費券時代,各地何去何從?本報記者深入多地進行了調查。
誰在發?用於哪些領域?
政府和企業“搭夥”發放消費券,主要用在餐飲、文旅、零售領域
各地“降紅包雨”時間段各有不同,但一開始,皆為推動餐飲業復蘇而發起。
4月10日至5月5日,內江聯合阿里巴巴開展四川首個通過支付寶滾動發放消費券活動,投入資金500萬元,範圍覆蓋了1.1萬餘家線上線下餐飲住宿企業。
4月底到5月底,雅安舉辦餐飲惠民消費活動,通過線上平臺抽獎發放餐飲通用優惠券1.4萬張,總額70萬元,由政府部門、電信部門和餐飲企業共同出資。
截至6月初,廣安共發放50元等額惠民消費券近1.8萬張,使用1.3萬張,促進了餐飲業回暖。
很快,消費券使用範圍擴散到更多領域。自貢在文化旅遊領域發力。從5月4日起,每日為線上購買燈會票的前1萬名遊客每張燈會票派發50元的消費券。
成都第一批消費券一發便是2億元——消費券以“券包”形式發放,分佈在餐飲、文旅、百貨、住宿等多個領域,通過微信、支付寶、雲閃付支付平臺領取,使用日期截至7月14日。
南充將從4月30日至8月31日發放2.3億元的惠民消費券,使用對象為在南充市註冊登記經營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記者深入9個市州調查發現,多地消費券均由政府企業聯合發放或企業自主發放,多采用滿減、抽獎形式的電子支付形式,主要應用在餐飲、文旅、零售等受疫情衝擊影響較大的領域。少數市州未動用政府資金,通過搭建平臺就拉動了消費券使用。
瀘州市商務和會展局市場運作與消費促進科科長戴軍表示,瀘州採用政府搭臺、行業協會協同、企業自主參與方式,鼓勵企業開展惠民活動。4月底,瀘州舉辦首場全市性大型消費促進系列活動,商業綜合體、商場超市、酒店餐飲、電商平臺等60家重點企業參與,活動將持續到6月底。
4月18日至今,攀枝花由商家出資,向市民發放價值2.72億元消費券,可在300余家餐飲、百貨、商超、家居建材等商家消費。
宜賓也由商戶出資發放超1萬張“復蘇卡”——消費者線上購買1元1張的“復蘇卡”用於線下消費,如火鍋燒烤店滿200元以上抵扣50元、中餐滿200元以上抵扣30元等,覆蓋100余家餐飲、家政、美容美發等行業企業。
誰在使用?使用率有多高?
總體使用率偏低,拉動了城市居民消費,農村和困難人群得益受限
消費券雖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當地居民消費,但最終有多少轉化成了真實消費?記者多地調查發現,受支付手段、領取流程等因素影響,消費券使用率總體偏低。
多地商務部門相關負責每人平均透露,由於早期缺乏經驗,在消費券發放上走了不少彎路。
“頭一週,眉山市主城區的使用率僅8.17%。”眉山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眉山市從4月24日啟動消費促進季活動,首期計劃持續到6月底面向社會發放1860萬元,但券剛發放一週便“遇冷”——第一週114.6萬元消費券投入市場,但僅使用消費券9.36萬元,使用率為8.17%,消費帶動作用不明顯。
雅安市商務局流通與秩序科科長鄭繼勇也拿出一組數據,截至6月初,全市餐飲消費券共中獎1.2萬餘戶,領取消費券6500余張,消費券使用率近35%,實際拉動全市餐飲消費350余萬元。
瀘州動員市區主要商業綜合體發出2050多萬元消費券。當地一家大型商業綜合體相關負責人坦言,他們所發消費券的優惠力度比往年都大,但實際使用率均比往年都低,“以往消費券實際核銷率可到八九成,這兩個月僅4.5成左右。”
“消費者得下載專門的APP,輸入身份證號、綁定銀行卡,很多人嫌麻煩、怕資訊洩露就棄用了。”眉山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消費券使用率偏低,和發放渠道單一、使用方法繁雜、中獎比例低、活動覆蓋面偏低等原因有關。為此,眉山通過簡化領取程式、擴大消費券範圍、壓縮中獎發放週期、增加消費券投放力度等方式提升消費券使用率。截至5月中旬,眉山市主城區500余商家派發消費券金額389.4萬元,消費金額125萬餘元,使用率達32%,直接拉動餐飲消費780余萬元;眉山市消費券使用商家達1029家,累計投放消費券809.8萬元,直接帶動消費1587.4萬元。
多地商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認為,從消費券使用情況來看,各地消費熱潮均未到完全爆發期,“不是每個地方都適合使用消費券。”戴軍表示,消費券發放前,先要摸清地方財政承受能力。“對中西部地區來説,困難人群多、地方財力有限,發消費券如飲鴆止渴,加之不少農民、老人群體不會手機支付,電子消費券無法惠及更多人群。”
只發消費券夠嗎?有沒有其他舉措?
後消費券時代,提振經濟需打“組合牌”
多地商務部門受訪時表示,消費券的發放將持續到年底,並將適度擴大發放範圍。“但不能‘一張消費券’走到黑。”一名業內人士表示,消費券能在較短時期內激活消費市場,有利於市民優惠購物、商家盤活市場,但不是刺激消費的唯一手段,各地應多打消費提振“組合牌”。
在瀘州市商務和會展局局長遊進看來,恢復消費者信心,還要營造安全、有特色的消費場景。目前,瀘州已推廣“公筷公勺、中式分餐”等防控措施和開展本土特色活動,優化消費場景。
雅安也圍繞“食、購、娛、遊、宿”等要素,開展“悅購、悅享、悅食、悅夜、悅遊、悅惠”覆蓋餐飲、零售、旅遊景點等的一系列促銷活動。
多地也在密集出臺促進消費舉措。成都在5月底發佈《成都市以新消費為引領提振內需行動方案》,提出對入駐的具有引領性、示範性、帶動性的品牌首店和引進國際一線品牌的市場主體給予政策支援,研發防疫噴霧消毒機器人、城市漫步測溫機器人等新型服務機器人等,力爭每年新簽約億元以上消費場景項目40個以上,到2022年底,呈現50個以上蜀都味、國際范的消費新場景網紅點位;打造10個特色産業直播電商網路流量基地,培育1000名網紅帶貨達人,推介1萬種特色産品,開展10萬場帶貨直播等。
自貢也在4月底出臺刺激消費促進發展十條措施,鼓勵行業協會和企業在本市組織開展覆蓋購物、旅遊、美食、文化等領域的消費促進活動,對經批准後舉辦、參與企業達到50戶以上且持續時間5天以上的大型戶外促銷活動,每次補貼10萬元;內江還將引導推廣“宅家訂制”“大師到家”等健康消費模式,研究出臺對線上訂餐、線下配送、社區電商等平臺的激勵措施。
各地還在培育升級消費新業態上,因地制宜找準發力點。如打造夜間經濟方面,內江打造提升六段錦、江華街等特色夜間經濟街區,啟動夜市餐飲特色店評選。瀘州鼓勵商貿流通企業適當延長營業時間,開設深夜營業專區、24小時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魏馮 樊邦平 鄭志浩文莎 秦勇 何浩源 唐子晴 王吉南 陳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