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通過“雙走訪” 譜寫服務群眾最強音

——記雅安市滎經縣第十六屆人大代表劉松芝幫扶故事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8-03 20:33:22 編輯:陳廷波 點擊:
“脫貧攻堅貧困戶居住環境是否完全改善?脫貧攻堅和農村房屋災後重建後,土地增減掛鉤是否按要求完成?鄉道加寬我能做什麼……”帶著一連串的疑問,在民建彝族鄉順河村“她”的身上找到了答案!
這個“她”就是滎經縣民建彝族鄉原順河村連任五屆的黨支部書記,滎經縣十六屆人大代表劉松芝。
責任在肩 鄉道加寬“蜀道”不再難
民建彝族鄉從建樂村經過順河村到竹陽村的鄉道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修的機耕道硬化而來,“這裡的山路十八彎”是這條村道的真實寫照,“窄”更是這條村道的“特色”,在車多人多的今天,根本不適應群眾農村生産和出行交通的需要。只要有幾輛車陸續開來,要在這條道上錯車,那真是難上加難。有時堵車一兩裏後半天不能疏通。加寬公路成了當前群眾最迫切的願望!為此,劉松芝把工作走在前頭,先解決加寬公路佔用農戶的土地問題。土地是農戶賴以生存的根本,農戶視土地為命根,要讓農戶把土地拿出來猶如“鈍刀割肉”。劉松芝和村委一班人,挨家挨戶到府做工作,農戶不但要拿出土地,還要把茶地裏茶樹挖起,把茶地裏的樹砍掉。有的農戶跳起來不幹了,甚至説:“好好的土地佔了,還要我們一家人活不活?”白天做工作做不通,晚上去做,一次做不通,就兩次,有的農戶在劉松芝到府數次後終於想通了,兩公里的路面加寬佔用土地問題解決了。現在路面加寬硬化,道路通暢,村民出行方便,也加快了村裏經濟發展。
劉松芝和村委一班人就是這樣,耐心細緻的工作,高水準農田建設在順河村修三條2.5公里的茶園觀光道毛路也如此建成……
主動作為 房屋改造助力脫貧攻堅
今年村級建制調整,竹陽村與順河村合併為順河村。合村後,劉松芝發現原竹陽村貧困戶還有3戶住房條件沒有改觀,仍然住在屋穿璧漏的房子裏,一到做飯的時間房前就煙熏火燎,架起柴火在屋外做。竹陽村二組周衛花、高先全兩位老人就是其中一戶。兩位老人是組闔家庭,周衛花是扶貧戶,高先全是五保戶,只能維持最低的生活水準,根本無錢改造居住環境。劉松芝和村委一班人立即行動,先制定出房屋改造方案,然後分工合作,有的購材料,有的請工匠,有的申請資金……劉松芝每天都要到現場看看,房屋改造裝修進展品質怎麼樣?耐心的詢問兩位老人還需要什麼?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裏室內室外煥然一新,兩位老人淳樸地説:“感謝政府的關懷,要不是政府幫我們改造居住環境,我們這輩子別想住進這樣好條件的房子。”在劉松芝雷厲風行的辦事風格帶領下,原竹陽村其他需要幫扶的貧困戶也逐一接得到了對症施策的幫扶。
用心履職 化解土地增減掛鉤遺留問題
合村後劉松芝退居二線協助新産生的村支兩委工作。作為縣十六屆人大代表的她,對本村情況熟,有威信,號召力強,合村後擔負起對新一屆村支兩委扶開工送一程的責任。在今年代表雙走訪中,劉松芝發現2018年底竹陽村需要完成的復耕任務是17.95畝,但一年多來竹陽村前任幹部有畏難情緒,群眾患得患失不願拆除舊房,復耕工作推動不力。有的農戶在舊房裏喂豬、喂雞,堆放生産農具,不願拆房。劉松芝帶領村支兩委一班人到府勸導,説服動員,幫助租賃挖機,對始終不動工的農戶亮明政策,説清得失,農戶行動起來了,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竹陽村一組、二組、三組圓滿完成土地復耕。原來一年多來沒完成的土地復耕任務,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就完成了,是劉松芝和村委幹部付出的努力啊!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劉松芝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一名基層人大代表的承諾。離職不離崗,把群眾的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來追求,把村上的工作兼職當作專職,不計個人報酬與得失,展示了一個基層人民代表的精神本質。在工作中也許難免得罪人,但她堅持只要正直為民自己最終會得到群眾的理解。憑著這樣一顆堅定執著的心,深深紮根家鄉的熱土。“順河村要走上小康路,求變求新,最終讓老百姓得到實惠是,不管是當村幹部,還是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就是要多為群眾謀實惠謀好處!”(匡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