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頭條 > 正文 more>>

科技型“獨角獸” 四川該怎麼孵化

時間:2019-03-12 09:26:08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張林

  “為高技術企業成長建立加速機制”引發代表委員熱議——

  川報集團特派記者 熊筱偉 徐莉莎

  “(四川)現在已經有4家‘獨角獸’企業了。”3月11日,住川全國政協委員、成都市工商聯主席梁偉話音剛落,一旁有委員接話,“依靠科技驅動的,基本沒有。”

  如果説“獨角獸”企業是一個地區創新創業創造蓬勃發展的標誌,那麼科技型“獨角獸”的缺失,則折射出在這個過程中高技術企業“成長的煩惱”。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營造鼓勵創新創業創造的社會氛圍,特別是要為中小企業、年輕人發展提供有利條件,為高技術企業成長建立加速機制。”

  創新創業創造需要的有利條件是什麼?如何實現高技術企業加速成長?代表委員們的探討,從如何把高技術企業孵化成“獨角獸”開始。

  觀點一

  支援科研人員創業讓更多科技型小微企業“破殼而出”

  “獨角獸”企業,是指成立10年以內、私募和公開市場的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科技型“獨角獸”企業則是其中以高科技為主要推動力的企業。

  “新經濟正從消費網際網路的‘上半場’,轉入工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融合的‘下半場’,將更多依靠技術突破引領未來發展。”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孵化科技型“獨角獸”企業,要以基數龐大的科技型小微企業為基礎,目前全省規模以下的小微企業逾3.4萬家,而其中“科技型小微企業數量佔比微乎其微。”

  如何讓更多科技型小微企業“破殼而出”?支援科研人員創新創業創造是重要途徑。“現在政策十分寬鬆,只要滿足一定條件,邊搞科研邊開公司都可以。”全國人大代表、樂山職業技術學院樂山太陽能研究院院長姜希猛,特別提到四川率先探索的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該改革從成果所有權角度為科研人員創新創業創造掃清了制度障礙。

  “允許幹”,但不一定都“支援幹”。有代表提到,針對科研人員按省裏政策“停薪留職”去創業,有少數高校在實際操作中存在“有所顧慮”現象。姜希猛認為這是相關支援政策還不到位的原因,他建議政府培育或引入更多從事技術轉移的高科技服務機構,併為科技型小微企業購買相應服務提供支援。

  觀點二

  吸引創投機構來川科技型“小微”需要資金哺育

  科技型企業要從“小微”成長為“獨角獸”,資金是“食糧”。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識別事業部研發部副部長陳琳和記者聊起一位半導體晶片公司老總,“10次電話打過去,5次都在和某某機構談投資。”這並不奇怪,科技型企業研發投入高、回報週期長,要成長為“獨角獸”,仍需依賴資金的高度集中投入。

  有代表提到一個現象:已公開的幾家川籍“獨角獸”企業,主要投資者均不是來自四川本土。“多數投資者來自江浙一帶,目前西部還相對缺乏有實力的風險投資機構。”川籍“獨角獸”企業、新潮傳媒集團合夥人云霄表示。

  對此,多位代表委員建議,一方面加強和沿海創投機構對接,邀請其來川設立分支機構和眾創空間;另一方面鼓勵引導本土成功的創業者,轉型為天使投資人,支援本土企業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銀行行長黃毅特別提出,要關注科技型“獨角獸”企業融資過程中的泡沫問題;要注意加強監管,避免投資方與創業者相互“抬轎子”,快速抬高估值再套利退出等不當行為。

  姜希猛進一步建議,對科技型小微企業可試點探索“零稅收”政策,“減少企業資金壓力、提高存活率,激勵創業者挑戰高科技領域,待其成長壯大後再以稅收反饋社會。”

  觀點三

  重點支援“種子選手”政府給資金不如給服務

  科技型企業加速成長,離不開政府政策支援。怎麼支援最有效?

  有代表建議:一方面不要“撒胡椒面”,應將資金集中于四川“5+1”現代産業體系相關産業,並從中鎖定一批含金量高、潛力大的“種子選手”進行重點對接和支援;另一方面不要搞“一刀切”,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瓶頸不同、問題不同,要在紮實調研基礎上分門別類、精準施策。

  不僅是支援方式,支援內容也要變。黃毅認為,政府部門要破除傳統思維定勢,使支援科技型企業的工作重點由資金直補等向服務、環境營造等方面轉變。

  梁偉建議,各地應重視打造適宜科技型企業發展的産業生態圈,包括設立相應的研發中心、技術和工程中心、成果轉化平臺等,形成完善的配套體系,“産業環境中有陽光、土壤、空氣,不愁企業不會‘枝繁葉茂’。”

  對此,陳琳特別談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全面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健全智慧財産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在她看來,這是促進科技型企業加速成長的重大利好,建議四川加快制定出臺相關實施辦法。本報記者 陳碧紅 整理 本報製圖/朱濉

圖片新聞
一週圖集精選 | 圖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