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民間友好夥伴計劃(2018-2020)》中的四川元素引人關注
成果豐碩
7月24日,第五屆中非民間論壇在成都閉幕。經中非民間組織充分協商,一份《中非民間友好夥伴計劃(2018-2020)》(以下簡稱《計劃》)正式出爐,推出30個中非民間合作項目,涵蓋民生合作和捐贈救助、能力建設和人才交流、促進發展、文化交流、建立交流機制五個方面,推動中非民間務實合作。
從成都出發,中非民間合作踏上新征程。而這份《計劃》中的四川元素也分外引人注目。
鄧翔灃 本報記者 吳憂
四川力量參與,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做貢獻
“成都實在太漂亮了。”《計劃》發佈後的記者見面會上,波札那馬西雷基金會會長馬西雷説,成都的美食美景讓她驚艷,她一定還會以旅遊的方式來到這裡。
奈米比亞工會主席穆尼阿羅也談到,此次四川行所到之處都十分乾淨,清潔的環境能幫助四川人民預防傳染病,“希望四川能同非洲分享這方面的經驗。”
在四川省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駐會副會長王海林看來,四川與非洲民間交往面臨新機遇,“我們要不斷深化經貿、産業、教育、醫療、文化、旅遊、人才等各領域合作,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貢獻四川力量。”
30個項目中不乏四川力量的參與: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華大學開展與非洲國家合作,未來三年在電子資訊、交通運輸、機械製造等領域為非洲國家培養300名高級人才。此外,中促會與成都社會組織學院將合作開展非洲非政府組織能力建設和專業技能培訓。
王海林透露,四川其他有關高校也將通過資助來華培訓和向非洲國家派遣專家、建立培訓中心、發放獎學金等方式,幫助有需要的非洲國家培養科技、工程、衛生、農業等各類急需人才,使其成為深化友誼、交流理念的重要橋梁。
“希望四川可以提高接待非洲學生的比例。”加彭中國友好協會秘書長埃耶貝説。這次來到四川,他了解到四川教育資源豐富,希望四川可以提供一些專門面向非洲留學生的獎學金,吸引更多非洲學生到四川學習。
新項目新共識,推動中非民間交往實現新突破
除了四川元素,《計劃》中的其他項目也很引人關注。
在《計劃》中,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確認將每年向4-5個非洲國家紅十字會提供800萬元人民幣的人道主義援助,開展改善民生的社區綜合發展項目。
“這些工作不僅將為非洲、也將為我們帶來諸多幫助。”中國紅十字總會聯絡部副部長于麗穎介紹,非洲各國紅會組織嚴謹、經驗豐富,在共同推進人道主義事業中,我們和非洲各國紅會組織可以互學互鑒,更可以溝通民意、連通民心,為更廣泛領域的合作奠定基礎。
按照《計劃》,在促進發展、文化交流、建立交流機制等方面,來自北京的民間組織計劃抱團發力:北京市婦聯將和埃及駐華使館合作,開展中埃專家對話、中埃婦女交流、埃及文化展覽演出等活動;北京同仁堂等企業將與非洲國家開展熱帶病研究合作,推廣和宣傳中醫文化……
“更多非洲人民將分享會議成果。”蘇丹世界人民友好理事會秘書長遜尼認為,此次論壇形成了廣泛共識,而實實在在的項目必將受到非洲人民的支援和歡迎。
“表面上看是30個項目,但實際包含內容遠遠不止。”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副秘書長劉凱陽表示,在本屆論壇上,中非雙方代表就多領域的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形成了很多新的共識,這些也將納入《計劃》共同推進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