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頭條 > 正文 more>>

外國駐港領團、商會、媒體參訪團一行在郫都區戰旗村考察

時間:2018-04-10 09:13:55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張林
 
4月9日,外國駐港領團、商會、媒體參訪團一行在郫都區戰旗村考察。 本報記者吳傳明攝

  本報記者梁現瑞李欣憶

  “不曉得説啥子,還是客人問主人答吧。”4月9日,春光明媚,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一場特殊的座談會在柳蔭下開始了。

  參加座談會的一方是7個國家駐港總領事和商會媒體代表,另一方是戰旗村的4名普通村民。這是各式英語與透著“豆瓣味兒”的四川方言的對話,儘管反差很大,但現場不時傳來陣陣笑聲、掌聲……

  談感受:這裡比我家鄉更乾淨

  “這裡的美麗讓我驚奇。”主持人話音剛落,英國駐香港總領事王海恩迫不及待發言,話語裏滿是羨慕:“我來自英國一個村莊,但這裡比我家鄉更乾淨。”

  “我想知道的是,50年前的戰旗村是什麼樣子的?”話鋒一轉,王海恩拋出問題。

  4名村民中,54歲的梁明英率先有動作,她在圍裙裏一陣翻找,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她會拿出幾張老照片時,她卻摸出了手機,現場一陣大笑。

  這時,坐在梁明英旁邊的羅正全挺身而出,接下這個問題:“今年我48歲,不曉得50年前村裏啥樣,但我10多歲的時候都很惱火,一個月才能吃一回肉,住得也很破舊,這些年變化確實大。”

  “一路上,我們看到村民臉上滿是笑容,為什麼你們這麼開心?”澳大利亞駐香港總領事米凱拉接著問。

  接完電話的梁明英站起來,説:“生活越來越好,大家就開心。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戰旗村,是最讓我們自豪的事。”

  隨後發言的村民于靜把這個“好”具體化:2017年,戰旗村集體資産達到4600萬元,集體經濟收入462萬元,村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26053元。收入的提高,為好生活提供了堅實基礎。

  問經驗:農旅結合,幾條腿走路

  “這裡陽光明媚,環境真不錯,是個生活的好地方。你們靠什麼賺錢呢?”香港美國商會會長約翰問。

  “我們把耕地租賃給公司統一經營,種植花木、糧食、蔬菜等,租金是第一份收入;我們去企業打工或做生意,這是第二份收入;集體資産作價入股,和城市資本共建公司,搞鄉村旅遊,年終分紅,這是第三份收入。”羅正全給約翰算賬。

  以他家為例,土地租金一年5000多元,集體分紅4000多元,自己賣冰粉一年5萬元左右,加上妻子打工,全家收入八九萬元。

  “村裏這麼多資産,管理誰説了算?”瑞士《經濟金融報》駐港記者恩斯特提出疑問。“不是個人説了算,我們有鄉村議事會,集體決策。”羅正全回應。

  “這麼多土地,勞動力不夠怎麼辦?”問題接著來。

  “農業倒是不愁,這裡大部分已經實現機械化作業。”于靜説,可是對因特色産業走紅而形成的勞動力短缺,她一時無法作答。

  座談會前,恩斯特想在村裏買一雙唐昌布鞋,卻被告知斷貨了。原來,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到戰旗村視察後,帶火了當地特産唐昌布鞋。市場打開了,産能卻沒有跟上,參訪團幾位領事都想買,卻沒了貨。

  “希望下次來大家都能買到!”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謝鋒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聲。

  説未來:把蘿蔔韭黃賣到更多國家

  “剛才我們在農産品展示大廳看到很多農産品,這些農産品出口嗎?”南非駐香港總領事哈裏斯提問。

  “出口!”于靜説,村裏的韭黃、蘿蔔已經出口到日本、南韓、馬來西亞等國。

  聽到這裡,南韓駐香港總領事金元辰來了精神:“很高興在南韓也能吃到戰旗村的蘿蔔。你們有沒有考慮把農産品出口到更多的國家?”

  “有這個想法,但問題是缺乏渠道。”于靜的回答有些無奈。

  “要是有條鐵路,把四川和東南亞聯繫在一起就可以了。”越南駐香港總領事陳青勳的建議贏得現場一陣掌聲。

  “如果我們組織越南代表團來參觀,你們願意把發展産業的秘訣分享出來嗎?”陳青勳道出自己的“私房話”:在戰旗村受到震撼的他,考慮最多的是,如何讓自己的家鄉也變得這麼好。

  “莫得問題。”于靜毫不猶豫。春風拂面,柳條搖曳,大家談感受、問經驗、説未來,歡聲笑語不斷。這是戰旗村一個難忘的下午。

圖片新聞
一週圖集精選 | 圖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