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頭條 > 正文 more>>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托 奮力推進四川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

時間:2017-09-27 09:10:07 來源:學習時報 編輯:張林

由中共中央黨校主管的學習時報,今日在頭版頭條刊出中共四川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署名文章《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托 奮力推進四川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文章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四川的“三農”工作。我們牢記總書記的重托,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奮力推進四川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歷史性跨越。現本網全文轉載: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托 奮力推進四川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

中共四川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四川的“三農”工作。2013年5月23日來川視察時指出,“四川是農業大省,具有豐富的農業自然資源,具有做好‘三農’工作的良好條件,必須紮實做好‘三農’工作,加快發展現代農業。”2017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四川農業大省這塊金字招牌不能丟,要帶頭做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篇大文章,推進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這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我們做好新形勢下“三農”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我們牢記總書記的重托,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奮力推進四川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歷史性跨越。

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切實增強建設農業強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強的戰略性、指導性和針對性,對我們做好“三農”工作、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具有深遠意義,必須深刻領會、牢牢把握。

深刻領會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指示,牢牢把握建設農業強省的首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要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優化力度,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這些重要指示表明,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是補齊“四化同步”短腿、全面小康短板的根本途徑,這是對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四川是全國糧食等重要農産品主産區之一,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切實擔負起糧食等重要農産品供給的重大政治責任,同時處理好保供給與調結構、促增收的關係,走出一條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路子。

深刻領會關於帶頭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指示,牢牢把握建設農業強省的工作主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的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在堅持市場需求導向,主攻農業供給品質,注重可持續發展;四川要帶頭做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篇大文章。這些重要指示,順應了農業發展的新趨勢和新要求,指明瞭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為調整農業經濟結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供了治本良方。四川農業資源豐富、底子紮實,有精耕細作的傳統,必須緊緊圍繞這條主線主動作為,進一步優化産品結構和産業結構,突出供給品質,努力向市場提供更多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産品,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

深刻領會關於優化農業經營體系的重要指示,牢牢把握建設農業強省的實現路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優化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要積極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和社會化服務。這些重要指示,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基本遵循,指明瞭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和農業強省的實現路徑。從四川發展的實踐來看,一家一戶的家庭生産經營發展到今天,農業的投入和産出幾乎到了極限,亟須轉變經營方式來聚集資金、技術、裝備等生産要素,必須在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推進家庭經營方式創新的基礎上,推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進一步提高土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産率,充分激活農業農村發展內生動力。

深刻領會關於構建城鄉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指示,牢牢把握建設農業強省的價值取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促進城鄉生産要素平等交換、公共資源均衡配置,促進農村生産生活方式同步變革,形成新型工農、城鄉關係;要努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體制障礙,構建城鄉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這些重要指示,實質是把城市和農村、工業和農業、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作為有機整體來對待,通過改革創新建立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體制機制,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四川是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開展最早、範圍最廣的地方之一,必須進一步加強城鄉規劃、基礎設施、産業發展、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的統籌,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努力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

深刻領會關於農業大省金字招牌不能丟的重要指示,牢牢把握加快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的光榮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四川是天府之國,農業生産條件優越,農業大省這塊金字招牌不能丟;實現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跨越。這些重要指示,既是總書記審視四川省情和農情的科學研判,更是總書記的殷切期盼和賦予的特殊使命,為四川現代農業發展指明瞭奮鬥目標。實現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是實現四川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跨越的題中應有之義,必須勇擔重任,奮發有為,不斷開創四川農業現代化的新局面。

持續做大擦亮四川農業大省金字招牌,奠定建設農業強省的堅實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推動農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快,農業基礎更加堅實,農村改革全面深化,城鄉一體化格局逐步形成,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全省農業農村發展呈現穩中有進良好態勢。

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明確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這幾年,我們立足於為子孫後代留下更多生態財富,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樹立“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推動美麗城鎮與美麗鄉村交相輝映、美麗山川與美麗人居有機融合,努力實現資源休養生息、永續利用和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以農田水利建設為重點改善生産條件,初步形成了穩定糧食産能和特色農産品供給的保障機制。歷史經驗表明,解決靠天吃飯問題,根本的一條是大興農田水利。近年來,四川建立了農田水利等十大項目工作推進機制,大力實施“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工程,加快構建以“五橫六縱”調水補水網路為骨架、大中小微水利工程相結合的水資源配置體系。始終堅持以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重點縣建設為抓手,在穩定糧食産能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産業,保障農産品有效供給。

圍繞創新農業經營體系,初步探索了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重點的改革路徑。2014年,四川省委在前期廣泛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鮮明提出“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重點,創新農業經營體系,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努力提高農業勞動生産率和農業現代化水準”的農業農村改革主攻方向。之後幾年,四川堅持農業農村改革主攻方向不動搖,既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又通過經營權流轉、土地股份合作、代耕代種、土地託管、農業共營制等多種方式推進土地經營權放活,強化資金、項目、信貸對新型經營主體的扶持,大力推進農村産權制度改革,著力釋放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完善經營主體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初步走出了“新型經營主體+基地+農戶”的農業産業化經營路子。四川始終把農業産業化經營作為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舉措來抓,明確提出農業經營主體要帶動農民發展現代農業、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堅持把農民組織進現代農業産業體系,促進規模經營與普通農戶生産相結合,形成了訂單收購、利益兜底、收益分成等機制模式全省推廣,讓農民參與産業發展並從中受益。同時,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通過新型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把小農戶和貧困戶帶入現代農業經營體系。通過這些探索,形成了推進農業由單純依靠耕地向綜合利用資源轉變、由依靠要素驅動向依靠創新驅動轉變、由自我發展為主向全面開放合作轉變的實踐創新。

堅持城鄉發展一體化,創新了“四項標準”和“四個好目標”相統一的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模式。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提高廣大農民生活品質、縮小城鄉發展差距的重大戰略舉措。堅持把新農村建設作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出幸福美麗新村要達到業興、家富、人和、村美“四項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的“四個好目標”。在工作推進中,全面實施扶貧解困、産業提升、舊村改造、環境整治和文化傳承行動,推廣“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建成幸福美麗新村16282個,佔全省行政村總數的35%,惠及460多萬戶、1565萬多農民群眾。

圍繞農民增收這個核心目標,建立了農民“錢袋子”書記縣長負責的工作機制。檢驗農村工作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的重要尺度,就是要看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沒有。四川在堅持實行“米袋子”省長負責制、“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的基礎上,始終把農民增收作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國首創農民“錢袋子”書記縣長負責制,考核當年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增量等指標。2016年全省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203元,比2012年增長60%;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12年的2.72 : 1縮小到2016年的2.53 : 1;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750萬減少到2016年底的272萬,貧困發生率從11.5%下降到4.3%。

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為統攬,奮力推進四川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堅定了四川建設農業強省的必勝信心。我們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四川“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著力抓好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等重點任務,大力實施産業基地建設等十大行動,為農業大省金字招牌刻上“優、綠、特、強、新、實”六個大字,奮力建設四川農業強省。

在“優”字上狠下功夫,努力建設優質農産品生産基地。堅持調整優化農業産業佈局,凈化農業生産環境,加強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把四川打造成全國優質農産品生産基地。依託五大農産品主産區,科學劃分糧食生産功能區、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和特色農産品優勢區。推進糧食生産功能區建設,提升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加快建成全國優質糧油生産基地。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産業,加快建成優質特色農産品供給基地。抓好新一輪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重點縣建設,以大規模推進農田水利建設為重點,改善農業生産道路,提升農業機械化、資訊化裝備條件,提高農業産業基地優質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

在“綠”字上狠下功夫,加快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堅持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貫穿農業強省建設各方面,推進農業清潔生産,落實“一控兩減三基本”要求,大力發展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産品,創建一批國家級生態有機農産品認證示範區。推廣種養迴圈發展模式,以種定養、以養定種,實現縣域大迴圈、園區中迴圈、主體小迴圈。深入開展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大力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長江上游沿江生態廊道修復等重點生態工程,加強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建設,全面落實河長制,築牢四川生態本底。以“四個好”為目標,推廣“小組微生”建設模式,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整體提升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水準。

在“特”字上狠下功夫,著力打造“川字號”特色農産品知名品牌。建設農業強省必須在“特”字上下功夫,開發特色農産品,建設特色農業産業帶,打造區域特色知名品牌,把特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做大做響“川字號”知名品牌,支援老品牌做大做強,加強老字號品牌傳承和保護,加快培育市場前景好、競爭力強的區域品牌,打造一批企業旗艦品牌,進一步擴大知名度、提高市場佔有率。積極挖掘品牌內涵,講好品牌故事,加強品牌行銷,支援開展品牌宣傳推介,舉辦四川美食全球行活動,發揮好農業博覽會、農産品展銷會等宣傳交易平臺作用,亮好川字號名片,提高品牌核心競爭力。

在“強”字上狠下功夫,做大做強農産品加工業。堅持在“強”字上下功夫,強化農産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統籌推進,做強加工龍頭企業,加強全産業鏈打造,把四川特色農産品轉化為優質初加工産品和高附加值品牌食品。大力發展原産地初加工,支援鮮食鮮銷應季農産品就地就近進行商品化處理,讓農民在加工産業鏈條初端獲得直接收益。大力發展深加工,把産業做大,著力培育萬億産業、千億産業,增強特色産業發展後勁。大力培育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排頭兵”,把企業做強,重點培育全國行業排名領先的十億、百億和千億龍頭企業,把農産品加工業發展成為建設農業強省的關鍵支撐。

在“新”字上狠下功夫,大力發展農業新産業新業態。堅持以現代農業産業園、科技園、創業園為載體,優化農業種養結構,促進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把發展新産業新業態作為助農增收的重要途徑,建立健全帶動農戶特別是貧困戶增收長效機制,促進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態勢。提升休閒農業發展水準,創建一批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國家現代農業莊園和田園綜合體,培育一批中國度假鄉村和省級鄉村旅遊特色鄉鎮、精品村寨。加快發展文化創意農業,打造藏羌彝文化産業走廊,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村鎮,開發蜀錦、蜀繡、唐卡、年畫等一批文化創意産品,增強農業整體效益。大力實施“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示範行動,推動更多電商平臺設立四川農産品特色館,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通過電商平臺把更多四川特色農産品送進千家萬戶。

在“實”字上狠下功夫,全力推動農業農村改革落地落實。突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産率,調整優化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重點,推進“三權分置”改革,引導土地經營權規範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以推進農村集體資産股份合作制改革為重點,深化農村産權制度改革,健全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平臺,積極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以建立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為重點,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共同發展。進一步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著力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真正使農業農村改革的各項舉措落實見效,不斷匯聚形成建設農業強省的強大合力。

圖片新聞
一週圖集精選 | 圖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