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動脈激蕩,高效運輸繪就民生畫卷
2025年1至2月,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達7.26億人次,同比增長4.7%,日均開行列車11605列,兩項數據均創歷史新高。在這組數字背後,是春運期間學生、務工、探親、旅遊“四流疊加”的民生圖景,更是中國鐵路以“鋼軌為筆、列車為墨”書寫的運輸答卷。從“慢火車”穿行山鄉到復興號馳騁雪原,從跨境高鐵聯通鄰邦到特色專列激活經濟,中國鐵路以高效通暢的運輸網路,詮釋著“流動中國”的時代內涵。
運力織就經緯網,服務鋪就民生路。 面對春運期間日均超千萬人次的客流壓力,鐵路部門以“科學調度”與“精準供給”破題。新開通線路與新投用動車組釋放運能,熱門方向列車開行頻次動態調整,“慢火車”與“鄉村振興列車”保障民生需求,形成“快慢互補、城鄉互通”的立體網路。哈爾濱至亞布力高鐵最短髮車間隔僅7分鐘,冰雪專列日均開行51列,既滿足亞冬會賽事運輸需求,又激活“乘高鐵、看比賽、遊東北”的冰雪經濟鏈。“流動的不僅是旅客,更是資源優化配置的智慧”,這一理念在春運大考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創新激活新體驗,細節彰顯真溫度。 鐵路服務從功能保障向體驗優化升級:12306系統實現購票訂單自動提交、學生務工專區預約功能,讓“指尖購票”更便捷;120個車站實現便捷換乘、32個車站地鐵免安檢、99列動車設“靜音車廂”“無縫出行”已成為常態。跨境運輸同樣亮點紛呈:廣深港高鐵跨境客流突破502萬人次,中老鐵路跨境旅客增長57.9%,國際列車架起“一帶一路”的民心之橋。當亞冬會智慧動車組內各國運動員在車廂內體驗無線充電、無線投屏、精準溫控時,“中國智造”的高鐵,已超越交通工具的範疇,成為文明交流的窗口。
鐵軌延伸經濟脈,運輸賦能發展局。 鐵路即是交通工具,更是“經濟催化劑”:銀發專列載著老建設者重訪故土,冰雪專列串聯東北“冰雪經濟走廊”,踏青賞花列車激活春日消費....數據顯示,2024年鐵路旅遊企業共開行旅遊列車1860列,同比增長20%,運送遊客超百萬人次,帶動區域旅遊産業蓬勃發展。中歐班列與中老鐵路跨境客貨聯運,更讓“鋼鐵駝隊”成為雙迴圈的動脈。“一條鐵路激活一片區域,一趟列車催生一種業態”,這正是中國鐵路對“交通強國”戰略的生動詮釋。
今日中國,4.8萬公里高鐵網如血管般延伸,單日旅客發送量達2144.8萬人次創歷史新高。從“走得了”到“走得好”,從“運輸工具”到“經濟引擎”,中國鐵路以高效網路托起民生幸福,以創新服務標注發展刻度,我們見證的不僅是速度,更是一個國家在新時代軌道穩健前行的底氣。
(來源:中國網 作者:朱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