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華國:將涪陵至柳州鐵路納入“十五五”規劃
3月5日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支援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石阡縣龍塘鎮困牛山村黨支部書記鞠華國建議,將重慶涪陵至廣西柳州鐵路納入“十五五”規劃並在革命老區貴州石阡縣設站,幫助渝黔桂老少邊窮地區打通一條客(貨)運大通道。
石阡縣位於貴州省東北部、銅仁市西南部,位置居中,輻射面廣,縣域面積2173平方千米,總人口46萬人,是一個紅色革命老區。這裡紅色文化資源豐富,且擁有“國家級溫泉群風景名勝區”,是中國溫泉、苔茶、礦泉水之鄉。石阡説春還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中國“二十四節氣”的擴展名錄。此外,石阡擁有桃紅大理石、馬蹄花石(貝殼石)等10多種石材,總儲量達4000萬立方米,飲用天然礦泉水資源年産50萬噸,文化旅遊及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且有待開發利用。
鞠華國表示,多年來,石阡縣客貨運輸主要靠國省幹道和高速公路,對外交通受到無鐵路、無機場、無內河航道的“三無”瓶頸限制,物資運輸時間長、成本高。目前石阡縣建設內河航道受到地理環境限制無法實現,航空客貨運也只是遠景構想,只有鐵路交通才有可能使石阡在今天實現快速發展。
“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和文化旅遊的優化轉型,旅客、經營主體對交通運輸快捷舒適、經濟便利、安全高效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我縣對加快鐵路建設的要求愈發迫切。”鞠華國説。
據了解,2016年,國家將涪陵至柳州鐵路納入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這條鐵路是連接西南腹地和廣西工業重鎮柳州的一條南北大通道,介於京廣鐵路和渝黔鐵路之間,長約620公里,貴州境內540公里,建成後沿途覆蓋人口近1000萬人,可緩解川黔、黔桂、焦柳等相鄰鐵路的交通壓力。目前項目還處於前期規劃設計階段。
鞠華國説,涪柳鐵路項目建成後,將會是一條名副其實的紅色鐵路、旅遊鐵路、戰略鐵路、經濟振興鐵路,將填補貴州東部南北縱向鐵路網空白,加快少數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充分發揮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粵港澳大灣區和北部灣經濟區的綜合輻射和帶動作用,促進珠江、長江等“兩江”流域融合發展。
(來源:新華社 記者 李昱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