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比過半的高鐵營業里程映射出強勁經濟動力
近日,據數據顯示,長三角鐵路營業里程突破1.5萬公里,其中高鐵營業里程超過7700公里,佔比首次過半。長三角地區是全國鐵路網路最密集的區域,也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佔比過半”乍看並不起眼,但這一説法與高鐵營業里程相結合,恰恰映射出背後的強勁經濟動力。
佔比過半的高鐵營業里程支撐長三角地區出行新局面。相較于普速列車,高鐵無疑拉近了空間距離,節約了人們的時間成本。隨著鐵路的快速發展,高鐵帶來的同城效應也日益顯現,長三角各城市間逐漸形成“1小時圈”“2小時圈”等多個交通圈。這不僅方便了群眾的日常出行,也為商務人士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城市間聯繫更加緊密,異地通勤、跨城上班逐漸常態化,形成了資源共用、優勢互補的良好局面。
佔比過半的高鐵營業里程打開長三角地區貨運新思路。物流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而高鐵巨大的承運能力以及快速、便捷的特點,成為了貨運的新選擇。中鐵快運作為鐵路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依託于高鐵網路,實現了貨物的快速、安全運輸。近年來,長三角地區中鐵快運承運的貨物種類越來越豐富,“雙十一”的商品乘坐高鐵抵達各個城市,陽澄湖的大閘蟹通過高鐵冷鏈被送往各個餐桌。同時,高鐵發展釋放了普速鐵路的運載能力,助力長三角鐵路貨運迎來大改革。2024年12月中下旬,上海海鐵聯運集裝箱到發量突破90萬標箱,同比增幅逾三成,創歷史新高。
佔比過半的高鐵營業里程助力長三角地區文旅新發展。隨著高鐵網路的不斷完善,長三角地區越來越多的名勝古跡、奇山秀水呈現在遊客們眼前。銀發旅遊、賞春踏青等旅遊形式逐漸興起,越來越多人乘坐高鐵踏上旅途,以往“想去而不能去,想去而不便去”的問題逐漸迎刃而解。快速、舒適的高鐵出行使得遊客能夠更輕鬆地享受旅遊的樂趣,推動了文旅市場的發展,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為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如今,“軌道上的長三角”仍在加速建設。未來的滬乍杭高鐵、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鐵等一系列時速350公里的高鐵線路將進一步織密長三角地區高鐵網,推動“軌道上的長三角”不斷升級,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更強大的支撐。
(來源:中國網 作者:陳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