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滾動

西南山區黃金路:鋼軌織錦繡,花海映振興

2025-03-07 08:47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春日的大涼山,復興號動車如銀龍般穿梭于金黃油菜花海與粉白梨花之間。自新成昆鐵路通車後,不僅將成都至昆明的旅程壓縮至7.5小時,更以“速度+美景”的雙重魅力,為西南山區鋪就了一條鄉村振興的“黃金路”。

從“過境通道”到“流量入口”的質變,鋪就文旅融合新賽道。新成昆鐵路構築起“朝賞大熊貓、午遊邛海濕地、夜宿攀枝花城”的黃金旅遊圈。春日裏,新成昆鐵路沿線越西縣萬畝油菜花、夾江縣白陽坡的李子花海成為遊客的打卡聖地。鐵路部門順勢推出“賞花專列”,不僅僅讓民眾出行更“巴適”,更為帶動越西油菜花田、夾江李子花海等農業景觀轉型為文旅IP,使沿線民宿、土特産、非物質文化遺産等火“出圈”,為沿線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活泉”。

從“資源變現”到“價值共生”的升級,構建全鏈發展新生態。新成昆鐵路不僅是觀光走廊,更是産業振興的“黃金通道”。西昌太美花卉園借助鐵路冷鏈物流,將鮮花運輸時間從8小時縮至3小時,保鮮成本降40%,年産值突破2億元;攀枝花芒果、西昌草莓通過動車“朝發夕至”,價格溢價達20%。沿線農戶依託“鐵路+電商”,將高原果蔬直供全國甚至海外,形成“花海種、動車運、全網銷”的産業鏈。沿線居民因“路”而興,因“路”而富,不僅促進了當地農業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也為當地居民帶來了更多的就業和創業機會。

從“流量狂歡”到“精神共築”的蝶變,繪就文化傳承新圖景。新成昆鐵路最動人的風景,莫過於車廂內外的文化交融。過去由於交通不便,大涼山的火把節、彝繡技藝、梯田農耕文化深藏群山,村民守著“金飯碗”卻難覓出路。如今,新成昆鐵路帶來的“流量狂歡”轉化為發展動能,遊客們祝酒歌唱起來,達體舞跳起來的同時,彝繡合作社、生態農場等50余個特色項目應運而生,一條鐵路催生了“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良性迴圈,最終凝聚成文化自信的”心共鳴”.

一列動車,一路花開,萬千希望。當車輪與花海共舞,當沿線老鄉佈滿皺紋的笑臉映照在動車車窗上時,這條承載著成昆精神的新時代天路,正奏響共同富裕的壯美樂章。

(來源:中國網 作者:盧嘉茜 費思童)


【責任編輯:郭旭】
無障礙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