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滾動

銀發經濟,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幸福動能”

2025-03-06 15:07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3月2日,滿載著840名“銀發”遊客的Y461次旅遊專列從遼寧大連站駛出,開往“粵港澳”大灣區,這是國鐵瀋陽局今年開行的首趟旅遊專列。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始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尺度。新一代銀發族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而是去體驗不一樣的城市煙火。當老年人從“桑榆暮景”轉向“踏歌而行”,一幅銀發經濟賦能高品質發展的壯美畫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展開。

銀發專列駛向“經濟新藍海”。當前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突破3億,老年遊客數量同比增長55%,直接拉動文旅、康養等萬億産業鏈發展。從雲南大理的“銀發高鐵專列”穿梭蒼山洱海,到貴州貴陽“生態養老專線”連接山水村寨……銀發經濟已從單一服務向“吃住行遊購娛”全産業鏈融合躍進,不僅為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提供新賽道,更在商業價值與社會效益的融合中開闢出發展新空間。

銀發活力綻放“文化新圖景”。如今的社會,“新老人”早已從家庭走向社會,從被動接受照顧轉變為主動創造價值。2025年央視老年春晚中,寧波江北區“一堂一樂藝術團”以蒙古族歌舞《天邊》驚艷亮相,他們通過馬頭琴演奏和雄鷹隊形舞蹈,向全國觀眾傳遞草原文化的壯美;四川涼山越西縣的銀發健身手拍鼓隊,身著自産彝族服飾表演《風情越西歡迎您》,將彝繡、雞冠帽等非遺元素融入體育項目。養老不僅是物質供給,更是精神滋養。當“文化養老”遇見“老有所為”,讓老年人成為文化傳播者、社會建設參與者,豐富其精神生活,提升社會價值感,促進代際和諧與文化繁榮。

銀發關懷繪就“民生新畫卷”。“一個社會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近日,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國鐵集團等九部門對一批綠皮火車進行改造——銀發旅遊列車不僅設有臥鋪車廂、行李車廂、餐車和無障礙設施,還配備醫療車廂和娛樂社交車廂。政府部門還重點規劃、扶持發展一批以失大眾化照護型機構……這些暖心舉措的背後是社會共識的凝聚,不斷增進老年人的福祉,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當銀發專列駛向産業藍海,當文化養老激活精神共富,當適老科技溫暖民生根基,暮色蒼茫處正升騰起璀璨的民生霞光。面向未來,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還需社會各界共同發力,進一步完善支援老年人社會參與的政策舉措,讓每位長者的晚霞都綻放時代光彩。

(來源:中國網 作者:葉依竹 費思童)

【責任編輯:郭旭】
無障礙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