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滾動

時評:“雷鋒精神”在鋼鐵動脈熠熠生輝

2025-03-06 10:49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第六十二個學雷鋒紀念日,全國“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主題活動在雷鋒故鄉湖南長沙正式啟動。在這場跨越時空的精神接力中,“為人民服務”的信仰之光在神州大地熠熠生輝。“八縱八橫”的高速鐵路網風光無限;馳而不息的復興號裏,雷鋒精神處處可見。從“雷鋒號”機車到“158”雷鋒服務站,從通遼站的生死救援到高鐵時代的匠心堅守,雷鋒精神早已融入鐵路人的血脈,成為推動中國鐵路高品質發展的精神引擎。

中國鐵路,從蹣跚學步到高鐵領跑,每一步都凝聚著鐵路人的智慧與汗水。從1876年吳淞鐵路建成通車,到1909年京張鐵路自主設計與施工,再到新中國成立後大規模鐵路建設,中國鐵路的發展史是一部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奮鬥史。截至2024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6.2萬公里,其中高鐵4.8萬公里,四通八達的鐵路網詮釋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服務宗旨,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雷鋒精神與鐵路人的奉獻精神同頻共振。百餘年來,鐵路人堅守崗位、腳踏實地,用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嚴寒酷暑中維護線路、節假日調度列車、以日以年攻堅克難……鐵路人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成就了中國鐵路強勢“領跑”之姿。

學雷鋒精神,爭做不忘初心的“服務者”。鐵路作為服務行業,“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與雷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價值追求天然契合。從提升車站服務水準,到優化列車運作時刻,再到加強鐵路運輸安全保障……鐵路人用實際行動詮釋服務的真諦。南京站“158”雷鋒服務站歷經半個世紀傳承,從一壺開水到智慧服務,始終將旅客需求作為服務創新的原點,努力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加便捷、舒適、安全的鐵路出行體驗。

學雷鋒精神,爭做實幹奮鬥的“排頭兵”。鐵路高品質發展離不開實幹精神,鐵路人堅守崗位、腳踏實地,切實做好每一項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鋼軌上的螺絲釘”精神。從高鐵線路鋪設,到動車組研發製造,再到智慧化鐵路系統建設……鐵路人攻堅克難、銳意進取,于細微處發光發熱。在大連站,值班站長劉曉雲27年如一日,累計幫助旅客解決17.7萬件難題,用行動詮釋“擇一事終一生”的堅守;蘭州局“雷鋒號”機車組歷經蒸汽、內燃、電力到和諧號的四次迭代,每一次車型升級都是技術革新與精神傳承的雙重跨越。

學雷鋒精神,爭做創先爭優的“開路人”。鐵路人學習雷鋒精神,從自發到自覺、從個體到體系、從零散到系統,發軔于科技賦能,有社會協同的足跡,更有品牌化建設的軌跡。當前,全國鐵路系統已形成“雷鋒號”機車組、“雷鋒服務站”等50余個知名品牌;高鐵列車上,智慧客服系統與人工服務形成互補,“雷鋒班組”通過大數據分析旅客需求,將“做好事”升級為“做對事”;街道社區聯合鐵路部門打造文明實踐品牌,構建路地聯動的公益生態。鐵路人敢於擔當、勇於創新,以開放的姿態和創新的思維,不斷攀登新高峰。

雷鋒精神滋養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心靈,在中國鐵路高品質發展的新征程上,鐵路人將雷鋒精神內化於心、外化于行,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在關愛他人、奉獻社會中實現自身價值。時代列車征途如虹,承載著百姓出行之夢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願。當“雷鋒號”車輪與新時代的脈搏同頻共振,中國速度里民族精神的海拔在不斷攀升,激揚奮進新時代的磅薄力量。

(來源:中國網 文:李紅紅 圖:紀恩泉)

【責任編輯:郭旭】
無障礙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