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評:行穩致遠 中歐班列為經貿添活力
當地時間12月3日上午9點10分,從中國重慶開出的第十萬列中歐班列X8083次,穿越廣袤的歐亞大陸,順利抵達德國杜伊斯堡。來自中國的電子設備、汽車零部件、家用電器等,將從杜伊斯堡這一重要的內陸運輸樞紐分撥至歐洲各地。
貨暢其流,中歐班列彰顯中國速度。2011年,第一趟中歐班列從重慶出發,經過6個國家,行駛11179公里,16天后抵達德國杜伊斯堡,中歐班列開行第一年數量僅為17列。十餘年的時間裏,中歐班列路網越來越豐富。得益於中歐班列,沿線國家互聯互通水準大幅提升,通道多元化發展穩步推進,班列服務網路基本覆蓋亞歐全境。針對中歐班列的運輸需求,鐵路部門與海關多措並舉維持班列開行,保障班列順利通關。隨著中歐班列“朋友圈”不斷擴大,會有更多的國家能夠搭上這列發展快車,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
帶動發展,中歐班列展示中國韌勁。今年以來,中歐班列發揮國際鐵路聯運獨特優勢,大力承接海運、空運轉移貨物,開行數量持續處於高位,在穩定國際供應鏈産業鏈中發揮關鍵作用。現如今,新時代的“鋼鐵駝隊”已跑出全新紀錄——中歐班列已通達歐洲25個國家227個城市,連接11個亞洲國家超過100個城市,發送貨物超1100萬標箱、貨值超4200億美元,有力保障了國際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回程班列數量與去程班列的比值達84%,使通道物流呈現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展示出強大的韌性。中歐班列始終發揮國際物流骨幹作用,帶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經貿往來,帶動我國內陸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促進與沿線國家的務實合作,為完善國際物流運輸體系,貢獻國際陸路運輸的中國力量。
互利共存,中歐班列穩定經貿暢通。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中歐班列是一個雙向奔赴的線路,是一條互利共贏的橋梁,是一條充滿想像的道路,只要世界各國拉緊合作紐帶,加深利益交融,才能把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從哈薩克的“光明之路”到蒙古國“草原之路”,從越南的“兩廊一圈”到沙特的“2030願景”,再到歐亞經濟聯盟與非盟《2063年議程》,各國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緊密對接,協同發力,匯聚成各國共同發展的最大公約數。眺望前方的奮進路,中歐班列這支“鋼鐵駝隊”已經按下了高品質發展“快進鍵”,相信在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共同參與和助力下,中歐班列定能跑得越來越遠、越來越好。
古有絲綢之路,連接東西,交流互鑒;今有“鋼鐵駝隊”,橫貫亞歐,互通有無。兩千多年前的古絲綢之路,向世界傳遞著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如今的中歐班列,用服務與高效助力“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未來,中歐班列必將向著建設和平發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世界現代化目標前進,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中國網 作者:畢經錦 圖片:蔣智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