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昕:六載光陰磨一劍,動車競技終奪冠
在剛剛閉幕的2024年全路機輛系統動車組職業技能競賽中,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動車段南京南動車運用所的張世昕榮獲個人全能第一名、CR400BF車型第一名的好成績。
2024年11月12日,張世昕在確認動車組轉向架狀態。徐玉恒 攝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時時學,不怕千萬卷。從懵懵懂懂的鐵路新職,到摘得全路技能競賽璀璨的桂冠;他,胸懷夢想又腳踏實地,反覆進行實操訓練,不斷打磨自己的技術;他,把崗位當作人生最好的“磨刀石”,讓青春躍上崗位成才的快車道。
張世昕,南京南動車運用所學習診斷工程師,2018年畢業于蘭州交通大學,同年入路。剛參加工作時,一切都是新奇的,初次離開校園走入工作崗位的他懷揣著滿腔的知識與熱情,摩拳擦掌,誓要開拓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但是在新職的培訓期結束後,張世昕發現理想與現實有著讓人無奈的差距:曾經引以為傲的專業知識面對具體的磨耗件更換、牽引電機注脂等工作時無的放矢;在想像中美化過的地勤機械師工作落到實處竟有些“食之無味”。漸漸的,曾經的抱負被早出晚歸、披星戴月的日常研磨成細小的碎片,但他從未放棄對職業的熱愛。
2024年11月12日,張世昕在檢查動車組轉向架。徐玉恒 攝
2022年,入路已經4年的張世昕從未放鬆對自己業務技能的提升,一有空閒時間,就跑去正在幹活的老師傅旁邊“偷師”,不時發問;如果遇到廠家在處理故障,他也會上去“套套近乎”,全程學習。面對不會處理的故障,張世昕牢記師傅“把技術學好,心裏才踏實”的話,鑽研廠家配發的説明書,不到吃透絕不罷休,一共記了 20 多本筆記。張世昕的努力身邊人都看在眼裏,他也成為了公認的技術骨幹和崗位精英。“張世昕,這邊有個比賽,我建議你去參加。”有一天,工長將一張報名錶遞給了他,是車間舉辦的技術比武。在這場比賽裏,他找回了初次接觸檢修工作時想幹出一番事業的激情,像是他等待已久的星火,點燃了胸中遍佈細小碎片的荒原,熊熊燃燒,一路助他高歌向前。
2022年,他作為備用隊員參加國鐵集團技術比武,這一次的觀摩訓練機會,既是對他的鼓勵,也讓他看清了自己與“業務大咖”之間的差距。2023年,他參加集團公司比武,獲得CR400BF車型第5名的成績,這樣的成績讓車間看到了他的潛力。2023年,張世昕調整到南京南所技改班組擔任學習診斷工程師,既是“學習”診斷工程師,他也將自己的重點放在了學習上。如果説他之前從事的地勤機械師是對動車組“點”的檢修,那麼新崗位便是要求“面”的俱到。從機械部件、電氣系統檢查檢測、現場故障排查到維修過程監督與品質控制,一應俱全,無所不包,給張世昕既帶來了挑戰,也在實踐中讓他飛速成長。
2024年11月12日,張世昕在處置車組故障。徐玉恒 攝
2024年,張世昕得到了參加國鐵集團技術比武的機會,然而此時他的妻子已經懷孕待産。“在接到國鐵集團技術比武的通知後,我比較糾結,因為當時的想法是好好照顧懷孕的妻子,把重心放在家裏,沒想到她非常支援我參加這次競賽,不想讓努力了這麼久的我留下遺憾,沒有後顧之憂的我更加認真對待,我想我一定要取得好成績,把證書作為禮物送給妻子和將要出生的孩子。”
為了能取得好的名次,張世昕投入了所有的工餘時間,一點一滴認真學,一項一項刻苦練。理論規章的題庫資料浩如煙海,題量繁多、文字更是數以萬計。一開始,他要耗盡一整天才能背完這些內容,可他憑藉堅持不懈的努力,硬是將背誦速度提到了最快只需兩小時。白天工作忙碌,他沒有完整的學習時間,於是便將學習精力放在晚上和白天那些零散的碎片化時間上,充分利用這些時間片段來背誦題目。為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他還探索出了一種 “爬樓梯”式學習法,在第一天完成學習後,第二天先復習第一天的舊內容,然後再學習新的,之後每天都依此模式迴圈往復。通過這種方法,在不斷溫習鞏固的過程中,他的學習品質和效果大幅提升。經過三個月的刻苦鑽研,他的理論成績有了飛躍式的進步,從平均80分提升到了近乎滿分的程度。
“教練們為了能讓我們安心備賽,盡心盡責地匯總全路相關電報,為我們分析可能出現在賽場上的‘原題’。隊友們一起互幫互助,攻堅克難,經常在訓練結束後一起復盤。家人對我學技練功十分支援,妻子在懷孕待産時還天天監督著我背題。這成績的軍功章,有他們的一份。”
終於,在2024年全路機輛系統動車組職業技能競賽中,張世昕取得了個人全能第一的佳績。
六年磨一劍,今朝試鋒芒。張世昕用自己的努力和成就詮釋了新時代鐵路人的責任與擔當。他的故事激勵著廣大鐵路職工不斷追求進步、勇於挑戰自我。在未來的工作中,相信他會繼續發揚這種精神,為鐵路事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來源:中國網 作者:蔡旻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