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農耕文明的産物,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把學科知識與傳統文化有機碰撞,讓“雙減”下的校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6月21日上午,龍遊縣啟明小學二年級開展了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非紙筆測評活動。讓我們一起去瞧一瞧吧。
結合二十四節氣,語文篇活動以“經典咏節氣”、“童心識節氣”、“童言話節氣”、“童字書節氣”四個分項內容,考查孩子們背誦、認讀、語言表達、書寫等方面的能力。
二年級的孩子們首先來到了“經典咏節氣”。本板塊語文知識點是背誦關於節氣的歌謠。老師提前教授三首節氣歌謠,讓孩子們熟讀成誦,其中本學期《二十四節氣歌》是重點考點。孩子們背誦流利,自信滿滿!
你知道“夏至”背後藏著什麼詞語嗎?你敢挑戰“拆盲盒”的快樂嗎?看,在“童心識節氣”環節,孩子們盲選自己喜歡的節氣卡片,然後讀出卡片背面的詞語,正確、流利地朗讀出來,你就算挑戰成功啦!
不同節氣有不同習俗,亦有不同故事。來到“童言話節氣”環節,孩子們也不怯場,他們結合課堂上學過的知識,發揮自己豐富的想像力,創編出一段段節氣故事。看,教室裏,同學們手握鉛筆,端正坐姿,正用心書寫著每一個漢字。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中華民族的漢字之美。
為了考察孩子們的計算、觀察、操作等能力,數學組的老師們設置了“春分·分平天下”“處暑·神機妙算”“小滿·志得意滿”三個關卡,孩子們在生活情境中主動用數學解決問題,在思維的體操中樂不思蜀。
春分,又稱“日中”、“日夜分”。春分站中,孩子們讀鐘錶,辨認鐘面上時針和分鐘所形成的角,全程認真、仔細,回答快速、正確,真棒!
計算能力是每個學生必備的基本能力,也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學生從12個節氣中抽取一張,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後面相應題組。通過隨機選題再口答的形式進行,在“玩中思”,不僅考查了學生的計算能力,還使學生在趣味中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小滿初盈,靜待成熟”。在小滿站中,孩子們從12個節氣中隨機選擇一個節氣,利用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著一個個實際問題,比如怎麼排隊,怎樣計算做一件事用了多少時間等,體現了數學的生活化。
圍繞二十四節氣主題,綜合組活動包括科學、音樂、美術、體育、勞動等內容,在生活化、遊戲化、活動化的測試中,同學們勇闖一關又一關,並將那自信、快樂和滿足都寫在了臉上。
音樂設置了唱童謠的闖關項目 ,設計遵循童趣化、主題化的思路,緊扣音樂核心素養理念,讓孩子在活動中體驗學習音樂的快樂。在美術活動中,小朋友們手持畫筆,將節氣特點用畫筆形式展示在畫紙上,這既能展現孩子們的繪畫技巧,還考查了孩子們對節氣知識的了解。
端午編蛋袋源於上古時期的神話故事,古人認為用它們裝著雞蛋挂在孩子身上,可以保祐孩子健康、平安。孩子們用自己的雙手,將小小彩繩,編織成一個個蛋兜,既是勞動成果,也是美好祝願。之後,就要看大家在體育測評中如何保護好自己的蛋袋和雞蛋了哦!
“夏至今已至 ,天長日亦長。”在這繁花似錦的夏季,我們與二十四節氣美麗邂逅。此次非紙筆測試讓“雙減”和快樂同行,讓知識和趣味相伴。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收穫,在收穫中成長……(徐勝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