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縣:增減之間,答好“雙減”卷

時間:2024-05-07 14:00:03 | 來源:中國網衢州 | 責任編輯:曹洋

首頁>三衢縱覽>

在“雙減”背景下,常山縣以課堂增能、課程增趣、研修增效促進“雙減”落地,給負擔做減法,為成長做加法。

一是減負+增值:課堂教學有“形”有“式”。加強備課組建設,以備課為起點,優化課堂結構,合理安排教學密度,減少知識“灌輸”,從學生練習中掌握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反饋、跟進調整,在“引—疑—思—探—饋—延”的教學鏈中,提升課堂效益,向課堂要品質,向課堂要效益。

二是減壓+增能:課程架構有情有境 。課程是學生成長的跑道,常山縣以多樣態、立體式的課程建構為學生向上生長增能。以多元化課程、個性化服務為抓手,充分挖掘和發揮現有教育資源,開設一批如城關中扇子舞、城南中學柚鄉拳、育才中學男籃女舞、育才小學籃球操、天馬二小動感乒乓等社團課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三是減耗+增效:深度研修有行有力 。圍繞教育教學思考,組織開展主題教研,為研修加碼,給“雙減”加速。開展優化作業專題研修,圍繞佈置、批改、設計三個維度,研究作業遞進式佈置實現“因人而定”。開展校本研修,通過主題教學研究課、同課異構探討課、新芽教師成長課、青優教師引領課等探索教學實踐,大力開展課堂教學轉型研究,提升課堂教學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