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努力探索“雙減”背景後主動發展的勞動教育模式,落實勞動教育內容,讓學生在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中立德、增智、明理、強體、育美。近日,省教育廳確定了100所學校作為省勞動教育基地學校,衢州市有8所學校入選,其中江山市有3所學校被評為勞動教育基地學校。
一是因地制宜,劈勞動基地。“農場主”的種植園。傾心打造學校“種植園”,開闢一畦畦菜地,每一塊菜地都“承包”給中高年級的各個班級。利用晚託管時間及週末假期,選擇適合本季度生長的蔬菜,建議在家長帶領下學習開墾、除草、播種、澆水、施肥等勞動技能。“小果農”的百果園。針對大多數學校習慣種植橘樹、柚子樹、桃樹等果樹,分配至各班,負責果樹養護、澆水、除草、捉蟲、“穿冬衣”等,讓學生在勞動中感受責任意識,體會豐收快樂。“小主人”的校園。建立班級勞動基地,合理設置潔具存放點,購置掃把、畚鬥、垃圾袋等,每日早中晚清掃廣場、操場、小徑等場所。
二是“1+X”課程,提勞動素養。將勞動教育納入教學頂層設計,加強課程建設,開展多樣化勞動實踐,紮實推進勞動教育。即一門必修課程——省編《勞動》課程+勞動項目化課程+節日勞動課程+特色勞動課程。1門必修課——省編《勞動》課程。安排專職教師堅持上好勞動課,同時配套相應勞動工具包輔助教學。勞動項目化課程。結合學校項目化學習課程開發,將勞動教育與項目化學習有機相融,探索開發以創意製作為主勞動項目化課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勞動節日課程。以傳統節日為載體,挖掘節日資源,開發節日創意勞動課程,寓勞潤德、寓勞育美、寓勞創新,培養學生的勞動素養。特色勞動課程。少年警校:聯合公安部門開設“少年警校”,培養小“交警”,協助維持放學路隊秩序,彌補值崗力量。種子探秘:開啟了“種子探秘之旅”勞動實踐活動。從一粒種子的領養開始,經歷播種、發芽、成長、收穫的整個週期,認識農作物及生長規律,進行簡單的田間耕作與管理。
三是多彩活動,礪勞動品質。特色勞動節。確定每年五月為全市勞動節,圍繞學生日常生活中勞動技能開展勞動比賽。因年級落實勞動技能達標活動,一年級穿衣服、繫鞋帶;二年級整理書包文具;三年級扎頭髮疊衣服;四年級包書皮;五年級釘紐扣;六年級創意插畫。職業新體驗。家務勞動篇:為每個年級的學生制定了可操作性強、可靈活調整的家務勞動清單,倡導家長和孩子一起優化形成個性化家務日曆,鍛鍊學生的日常生活勞動能力。練攤創業篇:利用假期,以班級為單位開展“賺x元錢要多久”的體驗活動。在家長的支援下,學生在遊覽橋、公園等地擺攤,體驗創業的辛苦。職業體驗篇:利用寒暑假,在家長的帶領下,體驗廚師、警理髮師、清潔工、公交車司機、超市導購等不同種類職業的工作,感受勞動的艱辛,增加對勞動精神的體悟,引導學生學會尊重勞動、熱愛勞動。
四是多元評價,展勞動成果。在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實踐的同時,構建了新型勞動評價體系,激發學生的勞動潛能,促進全面發展。線上+線下的多元評方式。線上:依託江山市“慧勞動”平臺,實現全市(校)勞動體驗線上同交流。借助“書僮”智慧校園打分系統,實現對包乾區打掃情況線上評定。線下:勞動專職老師對學生課堂表現進行即時性評價;每學期初,根據假期勞動作業的班級分享交流,每班評選五名勞動類“優秀假日隊員”。多元評價主體。通過自評、家長評的方式,根據“慧勞動”平臺數據統計,評選“家務小能手”,利用各校勞動技能大賽,通過師評、生評的方式,評選出各年級的“金巧手”和“銀巧手”。多元評價展示。要求各校每學期開學初,通過展板、展臺等形式展出學生假期勞動作品;校勞動技能大賽後,在課程館展出學生勞動作品;組織每學期一次“勞動徵文”,展示家校勞動共育成果。下一步,江山市將繼續多渠道融合勞動教育資源,拓寬勞動實踐場地,開展勞動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勞動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