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山:倡導探究實踐 培育科學素養

時間:2024-03-20 11:15:21 | 來源:中國網衢州 | 責任編輯:曹洋

首頁>三衢縱覽>

江山市深入貫徹《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以提升學生科學核心素養為目標,以構建實施特色化層級化課程體系為途徑,以課內外探究實踐活動開展為抓手,著力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升。

一是濃郁科技氛圍,弘揚科學精神。落實將科學精神的學習與踐行融入校園文化總佈局,通過布設展板、印製書籤、舉辦科技節等,凸顯學校科技教育特色,加大對科學教育的宣傳引導力度,激勵學生樹立科技報國遠大志向。充分利用校內連廊、墻面、柱子展示中外卓越科學家和優秀學生科技類獲獎事跡,強化榜樣激勵,營造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濃郁氛圍。通過舉辦科技節,精心遴選每屆科技節主題,為各年級學生量身定制比賽和展示項目,為孩子們搭建實踐探索、學習交流和展現自我的平臺。

二是健全課程體系,提升綜合素養。聚焦真實問題的發現和學科融合教學,通過抓實國家課程教學,綜合實踐、STEAM、融學科項目化課程的持續開發與實施,著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綜合實踐能力。持續推進科學國家課程實施的改進與優化,通過新課標共研,表現性評價嵌入課程與教學的探索實踐,實施啟髮式、探究式教學,“實驗考查、人人過關”等舉措,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加強對學生有針對性的科學教學指導,全力落實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綜合實踐以中山小學的《小學綜合實踐微型課程開發研究》龍頭課題為引領,聯合15校開發系列微型課程,建議科技類“創意實驗”課程設置28課時,自然環保類課程7課時,在三至五年級教學實施中不斷完善優化。指導中山小學、上余小學等5校聯合開發“燈豐造極”STEAM課程,以製作智慧走馬燈為驅動性任務,通過12課時教學,讓學生全面認識燈的功能及構造,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設計製作既具傳統特色又有現代技術應用的新型走馬燈,在傳承與創新中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綜合能力,被省評為精品課程。自2020學年以來,結合學科核心概念,5校聯盟已開發並實施一至六年級以科學為主線的進階式跨學科項目化學習課程4個:《秤裏乾坤》《解密食品添加劑》《神奇的紙張》《成長的秘密——從繭到禮》,每個課程分6學時實施。

三是創新作業設計,體驗探究之趣。正確認識只有基於教學內容拓展和學生真實需求的科學探究實踐作業,最富挑戰性,最能激發學生興趣,最能有效培養學生深度思維,分工合作、動手動腦,最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通過創新設計科學課後實踐作業,復習鞏固課堂所學,培養學生運用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在學生學習杠桿原理後,設計佈置小小桿秤了解設計、製作改進、稱重測試等系列作業;在學習了光的相關知識後,佈置課後作業《我的太陽能熱水器》製作實踐。常態開展自然筆記活動,通過手繪圖文的方式,記錄在自然及生活中所看、所想、所感,引導學生在完成自然筆記創作的過程中走進自然、認識自然,洞悉自然,提高學科綜合素養,學會科學的觀察與研究方法。創新假期實踐作業,持續提升家長科普意識和學生科學素質,利用每個寒暑假,為各年級學生精心設計“我愛科學”板塊,佈置科學實踐和科普刊物閱讀類作業。

四是開展校外實踐,感悟科學魅力。組織企業參觀實踐,倡導各校就近聯繫組織學生到科技類企業參觀學習及科技大篷車進校園活動,通過開展場景式、體驗式科學實踐,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像力和探求欲。開展校外研學實踐,要求學校在每年的研學中安排科學探究類項目,積極推動科學教育向校外拓展。通過研學,既加深了對課上所學知識的理解,又讓孩子對地球變化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科學知識有了切身體驗。指導長期種植實踐,不斷創新載體,通過邀請專家指導、專題課堂研究、發放指導手冊、設計九宮格記錄單等舉措,面向全體學生,開展長期性科學融勞動項目化家庭種植活動,引領學生在播種養護、探究記錄、展示交流等過程中,充分感悟科學種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