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里的常山情結

時間:2021-10-18 10:09:12 | 來源:中國網衢州

首頁>研究成果>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縣)人。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初任永州零陵(今屬湖南)縣丞,此時得見謫居名將張浚,受勉以“正心誠意”之學,而自名書室為“誠齋”,世稱誠齋先生。乾道六年(1170),上《千慮策》三十道,被召為國子博士,始作京官。淳熙十二年(1185)五月,以地震應詔上書,極論時政十事,擢為太子侍讀、右侍郎中。淳熙十六年(1189),光宗即位,召為秘書監。紹熙元年(1190),出任江東轉運副使,改知贛州。官終寶謨閣直學士。開禧二年(1206),因痛恨韓侂胄弄權誤國,憂憤而卒家中,臨終前索筆寫下了“吾頭顱如許,報國無路,惟有孤憤”的遺言,和陸游的《示兒》詩體現了同樣深沉的憂國情感。

楊萬里是“南宋詩壇四大家”(也稱中興四大詩人)之一,與陸游、尤袤、范成大齊名。其詩構思新巧,語言通俗明暢,有《誠齋集》傳世,全集一百三十余卷,存詩4200余首。

楊萬里一生多次經過常山,留下了許多寫常山的詩文,其中編入《誠齋集》的就達30多篇。現存明萬曆及其以後《常山縣誌》和《常山縣古詩詞選》等相關史料,收有楊萬里寫常山詩八首。這八首詩均被編入《誠齋集》,並且有個共同特點,就是巧妙地攝取自然景物的特徵和動態,且語言平易淺近、自然活潑,説明都是典型的“誠齋體”,即楊萬里51歲“忽若有悟”之後的作品。這裡將常山史料收集的楊萬里八首詩加以分析,供讀者分享詩人的真切感受。

一、受困招賢渡

招賢渡即現今招賢古渡,唐以前就已設置,是衢州至常山、玉山、徽州的必經之地,楊萬里從湘贛到京城臨安(今杭州)大多亦是經過此地。

大約是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農曆五月,楊萬里被調任提舉廣東常平茶鹽,赴任前,他順路回老家吉水經過招賢渡。當時正遇連日淫雨,氣溫聚降,洪水猛漲,招賢渡停航,他被因于招賢渡口,心情十分焦急。此後,他乘渡船過江,走在五里至閣底途中,又眼見岸邊道路被洪水嚴重衝塌、小橋被大量衝斷,溝渠中橫豎著雜渣亂石的災後慘狀,心情愈發沉重,於是寫下了《招賢渡二首》。

第一首詩文為:“歸舟曾被此灘留,説著招賢夢亦愁。五月雪飛人不信,一來灘下看濤頭。”形象地敘述了詩人被迫滯留招賢渡的尷尬局面,尤其是後兩句反映出詩人內心淡淡的怨氣,也暴露了詩人內心的萬分無奈:有什麼辦法呢?只能怪自己運氣不佳,天公不作美。

第二首詩文為:“倦遊客子日無聊,不是江山景不饒。危岸崩沙新改路,斷渠橫石自成橋。”前兩句表達了詩人連日趕路辛苦疲勞、無心賞識江上景色的沉重心情,末兩句則運用對仗的方式,恰如其分地描述了當時岸邊道路、小橋、溝渠不堪入目的真實場面,讓人讀後仿佛親臨其境。

其實,楊萬里此次被困招賢渡,共寫有《過招賢渡檔四首》,常山史料只收集了其中一、三兩首。後來,楊萬里還回顧性地寫了一首《過招賢渡》:“歸船舊掠招賢渡,惡灘橫將船擱住。風吹日炙衣滿沙,嫗牽兒啼投店家。一生憎殺招賢柳,一生愛殺招賢酒。柳曾為我礙歸舟,酒曾為我消詩愁。”可見他對受困招賢渡是多麼的唸唸不忘。

二、借宿江邊戶

大約是淳熙六至八年間的一個深秋,楊萬里又一次溯江而上來到招賢渡,由於天色已晚,他到曾經相識的徐元達家借宿。因平時有迥床的習慣,整夜不能眠而浮想聯翩,寫下了《宿徐元達小樓》五言律詩。詩曰:“樓迥眠難著,秋寒夜更加。市聲先曉動,窗月傍人斜。役役名和利,憧憧馬又車。如何泉石耳,禁得許多嘩。”詩的前四句意思是説:平生有迥床的習慣,加上深秋之夜寒氣襲人,更難入眠,而不眠之夜夜更長,滋味很不好受。可是,當窗外的月亮還斜射著(説明當時為農曆二十齣頭.下弦月),正是早晨朦朧之時,又被農貿市場的小販們吵醒了。後四句則是詩人從自身的苦累和煩惱出發産生的聯想和奇想:人們苦又累,為的是名和利;來來往往,忙忙碌碌,鞍馬勞頓,實在可憐。怎樣才能擺脫這種苦累、忙碌的日子呢?難道一定要等到身歸林泉,才能逃脫這世俗塵事的喧嘩與苦惱嗎!

第二天晚上,楊萬里又借宿在渣灘(今紫港街道渣瀨灣村),並根據白天所見所聞寫下了《宿渣灘》一詩。詩曰:“寒流一帶檻前橫,落日諸峰霞外明。水斷新洲添五里,客尋舊路卻重行。江車自轉非人踏,沙灘常舂徹夜鳴。疇昔稚桑今禿樹,如何白髮不教生。”詩中的“寒流”就是指常山江,因為詩人上次受寒于招賢渡,所以他這次稱常山江為寒流。詩文前四句是説:常山江仍像一條白練橫在門檻前,但這次對它的感覺比上次好多了,落日時分可以看見渣灘對面的湖山諸峰,晚霞正紅、孤鶩奮飛,雖不如王勃《滕王閣賦》中描寫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卻比上次的惡劣情形大有改觀。但從根本上説,只是略有改觀,白天一路走來依然常被水阻斷,不得不圍繞新洲前行,而多走了五里冤枉路,有時尋找舊路尋不著,甚至會走回到原來出發地點,造成“卻重行”。頸聯中的“江車”就是水碓,據考常山縣很早就有水碓,可詩人卻感到非常驚奇,説明水碓當時在全國還是相當先進的,詩人可能是初次見到。詩文後四句是説:水碓的大轉盤在水力的作用下自轉不停無需人踏,沙灘上百姓日夜不停地利用水碓舂米磨粉,整個晚上都發出“咿呀”之聲。為了生存、養家糊口,渣灘人種桑養蠶,如今把稚桑的葉都摘光只剩下禿樹了,如此的辛苦忙碌,把心血瀝幹、頭髮累白,卻只能獲得一點點微薄的收益,這種狀況何時才能改變呢?

前後兩篇“借宿詩”,可謂異曲同工,都頗具憫農愛農、心憂黎民百姓的濃濃深情。

三、喜入常山境

大約是淳熙十一年(1184)春季,楊萬里為母親服喪三年期滿後被朝廷召為吏部員外郎,在朝廷派迎人員的護隨之下,他懷著輕鬆愉快的心情,踏進了常山境內,並於當日晚些時候寫下了《入常山界二首》。

前一首詩文為:“老隨千騎赴毗陵,騎吏朝來有喜聲。未到常山三十里,此身已在浙中行。”楊萬里此時的年齡已近花甲,但臨老被重用,心情是輕鬆、愉悅的,所以開頭句中的“千騎”很有誇張之意,極似當年李白被放逐後召回朝廷時“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豪邁。同時因為心情的緣故,他覺得騎吏的“得得”蹄聲也是喜孜孜的,這裡又似唐朝孟郊登科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心旌。於是,他一路談笑自如,覺得時間過得很快,“未到常山三十里”就感到自己已經到達常山,甚至快到京城臨安了,因為“此身已在浙中行”。

後一首詩文為:“昨日愁霖今喜晴,好山夾路玉亭亭。一峰忽被雲偷去,留得崢嶸半截青。”意思是説:伴隨愁霖(春雨)和豁然開朗晴好的日子轉換,兩岸青山的道路也似白玉般亭亭(美好),這時一襲雲霧遮蔽了山峰一截,只留下半截山峰夢幻般的崢嶸。末兩句極具情趣,宛如一幅淋漓酣暢的水墨畫,富於色彩層次,雖沒有桃紅柳綠,整個調子是淡雅的,卻在淳樸中透出明媚,淡泊中蘊含奇妙,別具手眼地寫出了途經常山的怡然自樂和全新的自我感受。

四、難捨常山情

楊萬里這次到京城任職,在常山境內逗留了五、六天,可能在常山的會友或辦事都非常順利,所以,從查瀨(渣灘)經過時,心情愈發開朗,有些留戀地寫下了《過查瀨》一詩。詩日:“眼底常山一武中,上灘更得半帆風。春天以水為銅鏡,白鷺前身是釣翁。舊日岸頭渾改盡,數尖山嘴忽攙空。老夫只費五六日,行盡浙山西復東。”

古代以六尺為步,半步為武,一武合三尺。詩文開頭句中的“一武”,可以理解成“半步”即近郊(距常山縣城很近的地方)。因此,《過查瀨》一詩可以譯成“眼下正處在常山這個地方的跋涉中,上灘時又得到半帆風力的相助,該説旅途是順暢的。這時春水清澈得如銅鏡一般,閒立在江邊的白鷺其前身好像是釣翁,那樣悠閒自得。以前被洪水沖毀的岸頭如今已徹底改顏換面,數支山峰也因為雲消霧散而清晰地擺在眼前。老夫我這次只花了五、六天時間,就走盡了浙西山區從西面到達東面。”由此可見,楊萬里這次的心情相當不錯,與以前經過查瀨時大不相同,臨別常山時頗有幾分依依不捨之意。(作者係常山縣宋詩之河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畢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