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翅長腳鷸、野生白鷺等野生鳥類頻頻停駐開化水面,或嬉戲打鬧,或低頭覓食,場面十分震撼。
為何它們選擇在開化棲息、停留?那得益於開化良好的水生態環境。
野生鳥類青睞開化
近日,開化攝影愛好者在開化縣芹江、龍潭大壩等地拍攝到35隻黑翅長腳鷸翱翔于水面上。據悉,這是開化第二次觀察到數量較多的黑翅長腳鷸群。
黑翅長腳鷸是反嘴鷸科長腳鷸屬的一種鳥類,是一種修長的黑白色涉禽,體長約37釐米,特徵為細長的嘴黑色,頸背具黑色斑塊,兩翼黑,長長的腿紅色。它被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只見這群黑翅長腳鷸時而貼水滑翔、時而振翅齊飛,自由自在地在水面或淺灘上休憩活動。它們的嘴巴細長筆直,潔白羽衣外係著一件黑色“披風”,戴著深色“禮帽”,邁著鮮紅而修長的雙腿踱步,被形象地成為“紅腳娘子”。
與此同時,在浙江交通集團開化服務區西側的溪流附近,上千鷺鳥聚集。白鷺、灰鷺、夜鷺們姿態各異,或空中盤旋,或落在枝頭,和青山綠水相映成趣。
據介紹,2015年時,已有少量鷺鳥到此棲息。此後,隨著生態環境愈發改善,陸陸續續有上千隻鷺鳥飛來這裡築巢安居,繁衍生息。尤其黃昏時分,樹木林立,水汽氤氳,成群的鷺鳥在在林間飛翔,在水塘捕食魚蝦,場面蔚為壯觀。
這道靚麗的風景線吸引了不少遊客來觀賞,據隨行的鳥類專家介紹:“鷺鳥聚集到這,説明我們的生態環境好了,我們也要保護它們,讓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優良的生態環境使開化成為各種鳥類棲息的絕佳場所。黑翅長腳鷸、白鷺等鳥類是水域生態環境的重要指示物種,也是衡量開化水質的一把尺規。據了解,該些鳥類對生存環境要求很高,主要捕食清澈水中的小魚小蝦,所以經常會選擇在此落腳,這也反證出開化水環境品質越來越好,水中有豐富的食物資源可以作為其補充能量,成為越來越多野生鳥類的棲息。
一江清水送出開化
1997年,開化就摒棄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傳統發展老路子,在全國率先確立並全面實施“生態立縣”發展戰略,積極保護好開化“天生麗質”好水質。
2003年、2006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到開化調研時,曾勉勵幹部群眾“一定要把錢江源頭生態保護好”“變種種砍砍為走走看看”。銘記囑託,開化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之路,十幾年來共否決化工及污染項目65個,累計關停整改污染企業680余家。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2013年,開化就開始全民動員治水,針對255個行政村,專門設計不同的治理規劃,對排查出的3條垃圾河、5條黑臭河嚴格落實“一河一策”進行治理,在浙江省內率先消滅了黑臭河,成為全省第一批“清三河”達標縣。
此後,開化縣更是以五水共治“只能前進、不能後退,只能加強、不能放鬆”的決心和信念,重點出擊,拿出“拔釘子”、“啃硬骨頭”的決心,持續推進“五水共治”各項工作。在全縣天然水域實施禁漁制度,編制形成《開化縣空間規劃》《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成果》,讓生態保護紅線真正落到山水林田湖,做到劃得定、守得住;大力開展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封山育林、“四大革命”(污水治理、垃圾處理、廁所改革、農趣庭院)等工作,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全域開展“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真正做到污水全收集、管網全覆蓋、雨污全分流,實現污水零排放......在提升水環境品質的同時,開化還積極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以實際行動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改善開化的生態環境。
2013年開化出境水有效監測天數239天,Ⅰ類水6天,Ⅱ類水224天,Ⅱ類水質以上佔96.23%;
2014年開化出境水有效監測天數302天,Ⅰ類水58天、Ⅱ類水238天,Ⅱ類水質以上佔98.02%;
2015年開化出境水有效監測天數357天,Ⅰ類水35天、Ⅱ類水316天,Ⅱ類水質以上佔98.3%;
......
2020年,開化縣更是以“再奪大禹鼎”為目標,堅守“錢江源頭築屏障,一江清水送下游”的政治承諾,自我加壓,全域推進,不僅圓滿完成了“五水共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而且2020年的出境水質亦是非常優異。2020年開化出境水Ⅱ類水質以上佔98.9%,同比前一年增加0.8%,其中Ⅰ類水207天,同比增加52天,再創歷史新高,鄉鎮交界斷面水質監測斷面達標率100%。
今年,開化將繼續緊緊圍繞“高標準推進‘五水共治’”的總體要求,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大力治水環境提升、人水和諧的良好局面,不斷增強“五水共治”工作群眾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