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宋詩地名輯考

時間:2021-03-02 15:25:38 | 來源:中國網衢州

首頁>研究成果>

在浙江“母親河”錢塘江上游,有一段河流,名為常山港(江),被譽為“宋詩之河”,流淌著眾多宋代名人足跡和詩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蒐集近千首的常山宋詩。這些宋詩中蘊含著豐富的宋代地理資訊。為方便敘述,本文把地點、地域和景觀、建築等地理資訊統稱為“地名”。本文主要對目前蒐集的常山宋詩文本中所描述的地理資訊,也即作者在詩文中標示出來的“地名”進行輯錄和考察。

1.常山。見楊萬里詩《 入常山界二首》。此處“常山”為縣名,唐高宗鹹亨五年(674年)分信安置常山縣,縣治在常山鄉(今招賢古縣、古縣畈一帶)。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將縣治從常山鄉遷至今天馬街道現址。“常山”也作山名,即今常山縣東三十里之湖山。《讀史方輿紀要》卷九三《衢州府常山縣》記載:(常山)“絕頂有湖,廣數畝,亦曰湖山,巨石環繞,儼如城郭。”

2.謝源。見程俱詩《謝源道中》。謝源歷史上歸屬常山縣定陽鄉源口村,1960年劃歸開化縣封家鄉,現為開化縣華埠鎮聯豐村。據1987年版《常山縣地名志》載,該地有一經常山源口流入常山港的小溪,位置處於岩谷山之西,“西”與“謝”在當地方言中諧音,遂稱“謝源”。此外又有一説,係鄉民感激江景房善行,請寺僧香火祀謝之,因名謝源。境內有宋江景房創建之保安寺。

3.湖頭。見胡宿詩《仲春三衢道中》。詩中有“湖頭春在否,人去柳花飛”句。湖頭地處衢常官道(三衢道的主幹道)附近,現為青石鎮湖頭村。村頭有大湖(今荷花塘一帶),因而得名。

4.靈真洞。見程俱詩《江仲嘉書稱去常山靈真洞半裏許得林壑殊勝,予記昔過謝原道中,亂峰峭壁》。江褒,字仲嘉,哲宗紹聖年間登進士第,與程俱至交,隱居嚴谷山。“靈真洞”即位於菱湖附近嚴谷山中。據光緒《常山縣誌》卷五載,“嚴谷山…山腰有靈真洞,洞中泉水順山崖傾瀉而下,狀如噴珠漱玉。”

5.菱湖。見程俱詩《寄菱湖江仲長袤》《遊菱湖》。今為常山縣輝埠鎮大埂村靈湖自然村,因為聚落在盛産菱角的大湖邊而得名。菱湖人江袤(約1070年—約1139年),字仲長,號岩谷,娶妻宰相曾布女,隱居於常山岩谷山(也做嚴谷山)。與趙鼎、范沖、程俱友善,著有《皇朝類苑》和《江袤集》二十卷傳世。

6.黃岡。見趙鼎詩《越土水淺易涸而近山無木可採故常有薪水之憂即歸黃岡遂脫此責作詩示同舍》《丁未冬同陸昭中…作詩寄黃岡親舊》。黃岡,在常山縣何家鄉境內。1987版《常山縣地名志》:“村以崗名,崗以土色呈黃稱。”建炎三年(1129年),趙鼎一家移居黃岡山,寓居容車寺。此後,為官間隙,與范沖、魏硿等唱和其間,留有《三賢唱和詩集》,黃岡山成了趙鼎自己所説的“平生載酒論文地”和“歸家”。晚年,趙鼎自號“黃岡散人”。

7.草萍。見趙鼎詩《題常山草萍驛》。草萍(也做草坪),現屬於常山縣白石鎮草坪村。該地位於浙贛交界處,軍事地位甚重,康熙《衢州府志》載:“以浙拒江者,封草萍之關,則西師之萬騎可遏。”據民國三十七年衢州西安《塔底張氏宗譜》載:“張輝彥于唐大中二年(848年)遷常山草萍,其裔孫復遷江山、西安”,説明唐代草萍已有人居住。據1990年版《常山縣誌》記載:“五代後唐長興三年(932年),淮南節度副使詹堯臣奉命鎮守草萍。”另據清光緒十二年版《常山縣誌》載:元代志元年間建草坪軍營,駐軍防守。明隆慶元年建草坪驛站,清代設立草坪巡檢司。今有草坪軍營遺址。明弘治十年(1491年)立有“兩浙雄鎮”坊,今已圮。

8.孔塢。見汪應辰詩《題常山孔塢碧照閣》。清光緒版《常山縣誌》卷五·山川:“孔家塢泉,在縣後山之左,舊為隱士孔清植果園,山泉盎溢,甃石為池,居民鹹資沾溉。”清康熙“八賢王”之師、家住常山孔家塢的名士王文龍,在詩文中也常自署“孔塢王文龍”。可見,這裡的“孔家塢”就是“孔塢”。根據近年雷利榮先生《由題常山孔塢碧照閣引發的思考》一文考證,孔清生活與宋末元初,與孔塢得名的時間在汪應辰寫此詩的紹興九年之前不符合。可見縣誌記載有誤。從詩句看,此處當時已稱之為“孔塢”,説明孔氏在此已經居住有年;“門前塵土暗衣冠”,根據“衣冠”用典,説明居住在孔塢的是上流社會的士大夫。據《欽定四庫全書》史部七·圮《東家雜記》記載,孔傳字世文,孔子第四十七世孫,建炎初(即南宋初),隨孔端友南渡流寓至常山,由此推測,孔塢的的得名應該來源於孔傳,而非孔傳的第六代孫孔清。孔塢,實為孔氏南宗在衢州的首先落地之處。

9.查瀨。見楊萬里詩《宿查瀨》《過查瀨》。查瀨,今常山縣紫港街道渣瀨灣村一帶。據《常山縣地名志》載,因汛期河水暴漲,大量漂浮物匯聚于內得名。因距離縣城約十華里,民間又稱“十里灣”。雍正《浙江通志》卷二三九《陵墓·衢州府·常山縣》:“宋修靖王趙希錧墓,在查瀨鳳山”,趙墓所在的鳳山就是今渣瀨灣鳳山,可見,“查瀨”與今“渣瀨”相通。常山港東流至鳳山(又稱蜈蚣山)附近,受到鳳山阻擋,向東南拐了一個大彎,形成了河灣。灣內風平浪靜,是個停船靠岸的好地方;陸地上,衢常古道也從此經過,渣瀨灣因此成為衢常官道上的水陸要衝。

10.蔣連店。見楊萬里詩《蔣連店有書柳子厚寄吳武陵琴詩三讀敬哦無言》。詩中的“蔣連店”,即在今天的白石鎮蔣連鋪村。南宋范成大《驂鸞錄》中記載有“蔣連市”,傅宗文的《宋代草市鎮研究》下卷《宋代草市鎮名錄》把蔣連市與招賢市一起列為常山縣草市。明·洪武七年(1374年)置蔣連鋪(鋪為古代郵傳鋪舍)。

11.栟楮。見楊萬里詩《小憩栟楮》《栟楮江濱,芙蓉一株發紅白二色二首》。“栟楮”是一個區域性地名,範圍在今青石鎮原閣底鄉境內,蜈蚣山以東至虹橋,障山以南至常山港一帶,古代衢常官道貫穿全境。栟楮原稱“洴渚”。據常山《傅岩程氏宗譜》記載,北宋程氏先祖從開化蔗溪遷居常山洴渚,因地處河邊,水多成患,遂改“氵”為“木”而成“栟楮”。明、清時常山有“栟楮鋪”。雍正《常山縣誌·兵防》:“栟楮鋪,離長埂十五里,即虹橋。”萬曆《常山縣誌·山》有:“漳山,在縣東二十里栟楮地方。”今江家村留有清道光四年《重修栟楮黃氏宗祠碑記》。宋信安郡王趙希錧墓山,古虹橋均在境內。楊萬里曾數次在栟楮停憩。

12.上湖嶺。見楊萬里詩《過上湖嶺望招賢江南北山》。“上湖嶺”位於招賢河對岸的象湖村,也即“象湖嶺”,是古代衢常古道主幹道上必經的一段嶺路。辛更儒《楊萬里集箋校》(中華書局,2017年版)卷二六題注:“所謂南山北山,南山即湖山,而北山應即指縣北之菱湖嶺。”站在上湖嶺位置觀望,菱湖嶺隔得實在太遠看不見,南山為湖山沒錯,北山則應是雄鎮象湖北方偏西的障山和更遠處的白菊花山脈。

13.白龍洞。見徐似道詩《白龍洞》。白龍洞位於縣城西門外一里許,自古以來就是常山的名勝地,留下許多詩篇和摩崖石刻。光緒《常山縣誌》卷五《山川》:“白龍洞,在縣西門外裏許。昔時草木茂密,一夕大風雨,有白龍淩虛而翔。旦視之,見有二洞,一當山腹,若巨室然;一在山趾,澗流潺潺不絕。舊有四賢祠及環清、仰止二亭,今圮。”

14.箬溪。見李龏詩《與箬溪煥上人夜坐二首》。箬溪村現屬於常山縣招賢鎮管轄,傳説古時神仙用粽箬築壩于溪水上游,故名箬溪。村子處於信安嶺古道和招賢至名勝地烏石山古道交匯處,人員過往頻繁。李龏在詩中把箬溪的鳳凰古庵、隔山大坑古寺、箬溪古泉都一一寫入,使人閱之身臨其境。

15.容車山。見趙鼎詩《次韻贈了空》。詩中有“擾擾今誰同此趣,容車山下兩閒人”句。《大明一統志・衢州府》:“容車山,在常山縣北二十五里,下有碧玉、蓮花二洞。”容車山與黃岡山其實是同一座山,因趙鼎寓居的永年寺唐時被賜名“容車寺”,所以人們又把黃岡山寫做容車山,其實“黃岡”和“容車”在常山方言裏,是一對發音極為相似的諧音詞。南宋“兩朝帝師”范沖葬在容車山。

16.塔山。見趙番詩《八月二十四日同審知登塔山,用審知前載九日留題之韻作二首,時彥博歸及常山》。塔山位於今縣政府東南百餘步,宋縣令蘇玭建文峰塔于其上而得名。堪輿家言:“此一邑文筆也(見嘉慶《常山縣誌》卷首·圖志)”,因而又名文筆峰。塔底建有塔院,景定二年(1261年)賜額,名集真道院,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名集真觀。亦稱武當行宮,因此又有“武當別峰”的稱謂。西山腰建有魁星閣(又叫魁星樓),山上還有半仙亭等建築。常山中學,城關中學曾經建於塔山,現為塔山公園。

17.禹跡洞。見趙番詩《與李衢州嶧四首(其一)》。詩中有“問詢元從禹跡洞,我家雖近卻愁慳”句。禹跡洞所在地現為金川街道洞口自然村,相傳為大禹治水遺跡。據明萬曆十三年《常山縣誌》載,洞旁原有唐代文字學家、書法家李陽冰之“禹跡洞”篆額,及五代後唐衢州剌史陸仁燦石刻。1987版常山縣誌“勝跡”一欄記載:“洞前橫臥天然石橋,長4米,寬1.2米,厚0.8米,橋下有泉溢出。洞口寬2米,高1.2米,深20米。俯首可入,內漸低,洞底有光透入,旁有泉池。”舊縣誌還載有,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大旱,知縣孔毓璣親往祈雨,後命工匠勒石“禹跡仙洞·龍王之神”于洞旁。

18.保安寺。見江景房詩《保安寺》。保安寺也叫“保安院”,江景房始建,在常山縣城以北十二公里外的謝源(1960年劃開化管轄,今屬華埠鎮聯豐村)。根據宋程俱《北山小集》卷一八載:“初,裏人有訟,累不得直,公貽書吳越執政,道其冤,事得直。裏人進金十鎰以謝,公笑斥之,裏人置金去,終不得辭,則以金買謝源地立保安院。”江景房解職隱居桂岩,策杖悠遊,與寺僧逍遙甚為相得,遂又捐助田畝,為護法之檀越(施主)。後世裔孫又置祀田,立景房公生像于院內,名為官祠,祠與寺遂成一體。每年十一月十五日,各派子孫輪值祭祀,自宋至明歷祀無異。明代,因兵火,祠垣倒塌。目前所留規模,係道光戊申年,常山江源後浹派牽頭源口、繡溪、栟楮、文圖各派子孫捐資重建。2004年,開化縣重修。

19.多碧軒。見趙鼎詩《三衢多碧軒》。從趙鼎在詩中所言“暮年得此幽棲地”來看,多碧軒當在黃岡山永年寺,為趙鼎所居。軒,有窗戶的廊子或小屋,多用為書齋名或茶館名。因此,多碧軒應該是趙鼎隱居永年寺的書房。趙鼎另有作于黃岡的詩《東軒即事二首》,此“東軒”,點出了多碧軒的位置似在永年寺東邊。

20.碧照閣。見汪應辰詩《題常山孔塢碧照閣》。根據雷利榮《由題常山孔塢碧照閣引發的思考》一文考證,碧照閣是宋代孔傳家族定居孔家塢居址內的樓閣,當時汪應辰在其中題詩。

21 .招賢渡。見陸游詩《晚過招賢渡》。招賢渡在今招賢村臨江處,是常山縣古代十大名勝之一。渡口沿常山港北岸綿延800米,分上、中、下三區分佈。上、中渡口水深可停大舟;下渡口灘淺停放竹筏木排。該地處古代衢常官道水陸轉換處,也是衢州地區經過芳村溪前往淳安縣方向的轉捩點,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古代在此設置官渡和招賢汛。據譚其驤教授考證,作為一個水陸要衝,招賢渡一帶在西晉時已成聚落。宋代楊萬里留有《招賢渡》詩四首。范成大、汪應辰等諸多名人過往此處。

22.招賢館。見汪藻詩《宿招賢館》。詩中有“兒時客衢州,嘗過招賢館”句。招賢館,設置在招賢招待賓客食宿的房舍 。也有説招賢館是安置文人的驛站。招賢是汪藻從德興縣家往返衢州的必經之地,可見此招賢館就在當時的“招賢市”,汪藻曾經住宿其中。

23.紹德庵。見朱熹詩《熹次延之年兄韻》,在今球川鎮球川村水口處。球川鎮(含龍饒)一帶在五代後唐時期曾經稱為“紹德鄉”。據嘉慶《常山縣誌》記載:吳祐,舉進士。清泰二年,來守衢州。解印綬,居常之紹德鄉。此庵以紹德名,應該與之關聯。

24.真如軒。見樓鑰詩《寄題汪端明墳庵真如軒》。真如軒在今球川村水口象鼻山(白象山)西南向,臨近球川溪。據楊萬里《題汪聖鍚墳庵真如軒在玉山常山之間》記載,真如軒是汪應辰身前為母親魯氏守墓所建。古時有“守墓”之俗,汪母過世後,汪應辰丁憂服喪期間,在真如軒為母親守墓三年。汪應辰卒後,隨母葬於此。據現存遺址並結合宋代墓地規制推測,真如軒位於汪應辰墓前左側,小三間,中間為享堂,左間臥室,右間廚房。

25.渡溪閣。見趙汝鐩詩《招賢渡溪閣晚照》。閣在招賢渡口附近,供旅客休憩。閣中可覽招賢古渡美景。今無存。

26.靈峰寺。見江袤詩《靈峰寺》。寺在常山縣輝埠鎮彭川村靈峰寺自然村丫巾山(土名烏龜山)下,素有“九疊連珠三寶地,雙環玉抱小西天”之稱。寺廟始建於宋鹹淳元年,後屢毀屢建,香火延續近千年。寺廟背靠丫巾山,沿著山間谷地,由外向內分三層遞進。整個建築由一百多根大木柱支撐,氣勢宏偉。上世紀七十年代,寺廟損毀。

27.松鶴軒。見魏硿詩《閒居》。軒在常山黃岡山,魏矼寓居永年寺嘗遊其中。《儻溪魏氏宗譜》載,該詩為“紹興庚午(1150年)春仲,歷陽魏邦達書于常山松壑軒”。

28.燕坐軒。見釋宗杲詩《汪狀元燕坐軒》。軒在常山縣黃岡山,汪應辰寓居永年寺嘗臨。紹興九年(1139年)五月,汪應辰以主管台州崇道觀之虛職奉祠,寓居常山黃岡山永年寺七年半之久。《宋史》卷三八七《汪應辰傳》記載:“寓居常山之永年院,蓬蒿滿逕,一室蕭然,饘粥不繼,人不堪其憂,處之裕如也,益以修身講學為事。”永年院即永年寺,是汪應辰恩師趙鼎隱居之所。雖然生活條件清苦,但汪應辰處之泰然,一方面勤於侍母孝親,一方面專注于授徒講學。

29.靜心閣。見釋宗杲詩《魏侍郎凈心閣》。閣在常山縣黃岡山,魏矼寓居永年寺期間研學佛法,在此修禪。

30.浮梁。見俞德鄰詩《常山道中》。目前存世各種版本縣誌記載常山有浮梁(浮橋)兩處:一為廣濟浮橋,在觀風橋東,跨廣濟溪,明朝弘治年間知縣王錫建;另一為紫港浮橋,在紫港渡,跨金川(常山港),清朝乾隆年間邑人姚士浤率眾建成。《常山道中》描寫“縣古浮梁外,沙平草樹秋”,可見常山在宋代已經有浮橋。

31.獨往亭。見趙鼎詩《獨往亭》。亭在黃岡山,宋趙鼎于紹興九年二月建(見《張浚唱和趙鼎在常山建獨往亭詩的時間考》)。鐫刻手書唱和詩于石,後石刻搬到白龍洞仰止亭壁間。宋張浚有《和獨往亭》詩。沈與求、呂本中、張嵲等均留有相關詩作。

(作者係常山縣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常山縣宋詩之河文化研究會秘書長 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