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鄉忠簡古渡宋詩長廊

時間:2021-03-02 15:51:05 | 來源:中國網衢州

首頁>項目建設>

忠簡古渡,地處錢塘江常山江上游何家鄉境內長風段,名自南宋賢相趙鼎(溢號忠簡)。趙鼎(1085年一1147年),字元鎮,自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人,宋高宗時宰相。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出生,早孤,由母樊氏教之。崇寧五年(1106)進士。累官河南洛陽令。高宗即位,除權戶部員外郎。建炎三年(1129),拜御史中丞。四年,簽書樞密院事,旋出知建州、洪州。寓居常山期間,幾度出山拜相,後因與秦檜論和議不合,罷相,出知泉州。尋謫居興化軍,移漳州、潮州安置。再移吉陽軍。吉陽三年,知秦檜必欲殺己,自書銘旌曰:“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體現了面對奸臣迫害毫不屈服的凜然正氣。為保全家人不受其害,不食而卒,年六十三,遺囑歸葬常山。孝宗朝,謚“忠簡”,後敕葬常山何家鄉石門山。現常山何家鄉境內忠簡古渡、忠簡古冢、石門佳氣等古跡,均為紀念趙鼎所留存。

紹興年間(1131-1132),趙鼎謫居常山縣期間,在石門山建造了石門書院,在黃岡山建造了“獨住亭”,並專門賦詩,鐫刻手書于石上,“亭前舊種碧瑯軒,別後何人著眼看。山下溪流接潮水,時憑雙鯉報平安”,引得張浚、沈與求、呂本中等眾多好友紛紛和詩共鳴。

唱和抒懷,抒發強烈的愛國之情,是趙鼎詩的一大特色亮點。官宦生涯中,趙鼎以詩會友,交遊唱和,藉以抒發內心收復河山的抱負和情感。寓居常山縣黃岡山永年寺期間,趙鼎作詩80余首,永年寺了空和尚多有唱和,尤其是與范衝、魏破等同為北方南渡到常山的志同道合的詩友之間,唱和詩達 30多首,以詩言志傳情,後人將其彙編成《三賢唱和詩》,傳頌一時,可惜詩集現已散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