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美 工匠心”系列之葉立峰

時間:2019-06-14 10:17:33 | 來源:中國網衢州

首頁>美在巨化>

六月的巨化,生機勃勃,合歡花盛開。巨化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有機合成方向首席科研員葉立峰的科研事業也如鮮花一樣,迎來了綻放的季節。

“我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同事們的通力合作,離不開企業為我搭建的良好平臺。”在收穫了浙江省勞動模範的榮譽後,葉立峰談起自己的成績,始終低調而務實。從事科研工作25年,壓力與責任鞭策著他不斷前行。

活學活用持之以恒

1994年,葉立峰大學畢業後便進入巨化從事含氟精細化學品、藥物中間體合成領域研究,開始與實驗室打交道。在第一年實習期,葉立峰參加了一個精細化工中間體合成的中試項目。由於設備比較簡陋,沒有流量計和計量泵,導致流量在整個滴加過程中發生變化引起較大的試驗誤差。“準確的試驗數據是科學研究的生命線,無論如何也必須確保數據準確。”心中鉚著一股不服輸的勁,葉立峰仔細觀察了整個試驗過程,想起課本中學到的恒壓原理,於是便自己研究,製作了一個類似醫院吊瓶的連續滴加恒壓裝置,確保了整個滴加過程中液位差的恒定,消除了誤差。如何做到活學活用,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生産中,提高生産精度和效率,這是葉立峰從中學到的第一課。

生活中的葉立峰斯斯文文,笑起來很靦腆,但一旦投入到工作中,他身上就散發著一股狠勁,一種面對困境不抱怨,面對難題不服輸的韌勁。

有一次他主持開發的項目需要用到高壓釜,每做一次試驗,都要重復一次開釜、清洗、投料、關釜、試壓步驟,這是一個非常枯燥而又煩瑣的體力活,然而他卻幹得一絲不茍。為了得到合格産品,加班加點堅持試驗,失敗、試驗,再失敗、再試驗,在經歷了上百次試驗後成功實現了産品與副産物的有效分離,順利完成攻關項目。

“化工生産不是兒戲,需要在源頭把好安全品質環保關。”當很多人將空余時間用在刷朋友圈時,葉立峰卻利用一切時間研究國內外最新文獻,擴充知識面,做更深層次的思考。而在設計工藝路線時,他總是習慣再三比對,採用更合理更科學的工藝提質增效,減少“三廢”産生量。因此,領導總是放心地將一些科研重任交給他。

25年來,葉立峰總是以“寧可創新而失敗,勿求跟隨而成功”的座右銘勉勵自己,參與解決了許多重大項目的技術難關,取得了顯著的技術成果和經濟效益。他先後在氟化工領域獲授權發明專利10項,發表論文6篇;作為課題組長完成農藥中間體二氟乙酸乙酯合成技術開發,實現産業化,達到國際先進水準,銷售收入超過2億元。葉立峰還利用創新技術合成了一種含氟、溴的新化學物質,項目獲得浙江省化學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得到了業內的廣泛認可。

身體力行勇攀高峰

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作為技術中心第一層次學術技術帶頭人,巨化集團專門成立了葉立峰專家工作室。

葉立峰坦言起初並不適應。每次試驗前,他都會再三叮囑團隊成員做足準備,查閱資料、設計工藝、調整路線等等。而當試驗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他會第一時間調整好心態,鼓勵大家不泄氣。自己多幹一些,自己多承擔一些……不擅言辭的葉立峰用行動身體力行,為團隊成員作表率。“説一千道一萬不如實實在在幹,每每看見試驗失敗後的葉工開始整理資料、總結原因、重新開始,我們才更深刻地感受到成功的不易,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氣餒?”工作室的成員小劉感慨道。

在團隊裏,組長是一個團隊的靈魂。“我不是全才,我也有薄弱的領域,只有發揮每個人的特長和能力,才能真正做好科研項目。”葉立峰説道。在團隊科研項目遇見瓶頸時,他喜歡召集團隊成員展開頭腦風暴,共同探討問題,這樣不僅能鍛鍊團隊成員的思考能力,更能夠集各家所長,想到最切合實際的解決方案。久而久之,葉立峰從一名“決策者”身份轉換為了“掌舵者”。“我所要做的,就是給他們把好方向和技術支援,研發項目怎麼做、如何做,問題怎麼解決,更多的是要依靠整個團隊的智慧和力量。”(徐嘉胤 江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