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龍門村的文化墻,也是黨建經濟帶,我們認為黨建是拿來幹的,不是用來看的……”1月26日上午,開化縣齊溪鎮龍門村村口,村支書汪德剛拿著話筒滔滔不絕。
這一天開化縣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暨“三個三”基層黨建工程現場推進會正在龍門村舉行。這是機構改革後,開化縣新任的鄉鎮黨委書記們的“第一課”——如何抓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做實做深做細做優“三個三”基層黨建工程。而這堂課的“老師”是龍門村支書汪德剛,“學生”是參會的鄉鎮黨委書記和組織委員們,縣委主要領導坐陣“督課”,“課堂”就在龍門村。
參會人員一下車,汪德剛拿起話筒就“不客氣”地開講了,鄉鎮黨委書記們也紛紛拿出筆電認真開始記錄。“現場教學”就此拉開。
“我們通過1+X黨建體系,堅持一個支部領導+多個組織協助管理,凝聚了發展合力,實現了‘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從抓黨建夯實基層基礎到謀發展實現産業振興,汪德剛將“龍門經驗”深入淺出的娓娓道來,鄉鎮黨委書記們邊聽邊記邊思考,插空還會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汪書記,龍門村幹部在村旅遊公司上班拿工資麼?”長虹鄉黨委書記鄭凱率先發問。“我們村的村幹部都是身兼兩職。”接到提問,汪德剛沒有思考直接回答,他説,村幹部們在旅遊公司領工資也是經過績效考核的,每人一天100元,“但誰給我打電話最多,誰的工資就最少,因為這説明你沒有把事情做好,沒有擔起責任。”
“這個做法好,我要帶回去給我們鄉的村支書們講講。”汪德剛的回答,引起了鄉鎮書記們的共鳴。
汪德剛邊走邊講,從文化軟實力提升到業態佈局擴張,每一個點都成了鄉鎮書記們筆電上的學習內容。
“大溪邊鄉這兩年通過種紅高粱,鄉村旅遊也在發展,但都是村集體投入,農戶們賺錢,龍門村是如何做到村集體收入超百萬的呢?”大溪邊鄉黨委書記姜美鴻也拋出了問題。
“龍門村的村集體收入分兩塊,一塊的成立旅遊公司,通過服務好民宿經營者收取管理費,另一塊是吸引社會資本投資,通過資源入股的形式,讓資源變資産,賺取利益分紅。我們現在就已經有3家公司進村投資了。”對於每一個問題汪德剛都認真回答。
“德剛書記,你什麼時候有空,去我們鄉給我們的村支書們上上課啊?”“先去我們鎮吧。”“我下次領他們到龍門來學……”一個多小時的“課程”很快結束了,在去吃午飯的路上,鄉鎮書記們開始“搶”汪德剛,“下一步我們也要爭取培養出一位汪德剛式的領頭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