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鄉村振興

數字賦能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致公黨中央發展智慧農業助推幫扶工作綜述

發佈時間:2022-07-06 09:00:57 | 來源:致公黨中央網站 | 作者: | 責任編輯:啟明

二〇二〇年十月二十一日,致公黨中央調研組在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朱昌鎮雙堰社區“烏蒙玄鳳”智慧養殖基地調研。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建設數字鄉村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要建設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

從2019年起,致公黨中央在定點幫扶重慶市酉陽縣、對口幫扶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的過程中,緊緊抓住大數據應用和網際網路發展的契機,以科技引擎帶動産業發展,用數字賦能鄉村振興,加大智慧農業投入力度,助推幫扶工作取得新成效。

地處烏蒙腹地的畢節市七星關區,位於貴州省西北部,地處川、滇、黔三省交會區域,西與雲南省鎮雄縣交界,北與四川省古藺、敘永兩縣毗鄰,總面積3412.2平方千米,總人口116萬人,是典型的民族地區和偏遠山區。

自1988年畢節試驗區成立以來,各民主黨派和全國工商聯積極參與支援試驗區建設。其中,2004年,致公黨中央正式對口幫扶畢節七星關區。

2018年,畢節試驗區迎來建區30年。習近平總書記對畢節試驗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把畢節試驗區建設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示範區。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畢節試驗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好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19年,致公黨中央選定畢節七星關區朱昌鎮作為參與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範鄉鎮,明確該鎮的雙堰社區為鄉村振興示範點。

2020年10月,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七星關區調研時指出,要持續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發展,幫助培養更多本土技術人才,用好數字經濟新動能,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鞏固脫貧成果;要進一步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完善基層治理,更好地發揮村支兩委作用,把先進理念、先進技術、先進知識引入農村,推進鄉村振興。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蔣作君、副主席呂彩霞等領導親力親為,多次對助力七星關區鄉村振興工作提供指導。

鄉村振興,離不開科技支撐

2019年普遍被看作“5G元年”。網際網路時代的變革已經在前所未有地改變人們的生活。而這種新的思維模式,必定會體現在農業實現現代化的轉型中。

在這樣的背景下,帶著致公黨中央領導的囑託,新選派的挂職幹部潘之源來到畢節七星關區雙堰社區開展駐村幫扶。經過認真調研,他提出了發展林下養殖的工作方案,結合當地居民自有的養雞傳統,開始了“雲上養殖”嘗試。

2020年4月,致公黨雲南省委會幫助雙堰社區引進雲南的鹽津烏骨雞種雞。致公黨員、福建省寧德橫渠資訊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德暉的企業團隊研發出集網際網路、物聯網、區塊鏈和大數據于一體的“智慧化鑒溯雞舍”,並免費送給雙堰社區養殖場。

智慧化雞舍,與普通雞舍大不相同。

它是由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腳環、智慧化棲架、可信農産品定制系統、驗證系統、可信視覺跟蹤等模組組成。每一隻雞都有一個專屬NFC腳環,終身不可無損拆卸,上面記錄了這只雞的養殖時間、養殖場所、養殖環境等資訊。

在貴州畢節朱昌鎮雙堰社區“烏蒙玄鳳”智慧養殖基地,工作人員展示專屬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腳環。

借助這幾個模組,養殖基地的工作人員成了“雲上農夫”,通過手機NFC系統,遠端可監控對應雞的即時情況,並根據數據情況遙控餵養方式。另外,通過該系統,消費者也可以認領雞崽,通過“回放”了解雞的生長情況,實現生態産品資訊可查詢、品質可追溯、責任可追查。

這些烏雞被取了一個很“颯”的名字——“烏蒙玄鳳”,“烏蒙玄鳳”也成為雙堰社區自己的註冊商標。

現在,已有許多網友通過微信小程式認養烏蒙玄鳳。網友們可以通過雞佩戴的腳環和個性化的微信小程式實時查看小雞的生活情況。只要線上操作,養殖了8個月以上富含氨基酸的玄鳳就能經過宰殺、排酸、保鮮、快遞運輸來到客人身邊,國內哪個省份都沒有問題。

這套“智慧養殖”系統得到了致公黨中央的大力支援。目前,“烏蒙玄鳳”智慧養殖基地全年出欄量3萬羽,銷售額達300萬元,純利潤60萬元。加上蔬菜、水果種植的收入,雙堰社區從最初的空殼村變成了年收入突破100萬元的脫貧奔富村。

由此,雙堰社區找準了産業發展新路徑。

朱昌鎮雙堰社區也搶抓“三農”領域數字服務供給契機,以産業數字化發展和鄉村治理資訊化為主線,以“烏蒙玄鳳”智慧化生態養殖為主體,推動産業往標準化、規範化、規模化、生態化、智慧化、品牌化、高端化方向發展,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為提高産品多樣化,在原來僅能銷售鮮宰雞的基礎上,還研發生産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藥焗雞”“烏雞白鳳湯”等方便食品,推向市場。

聚力——“智慧農業”的“畢酉共建”

智慧養殖經驗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認可。同時,數字技術賦能鄉村産業發展的理念被複製到了周邊的田坎鄉以及長春堡等鄉鎮。

影響力還遠不止如此。

2021年,致公黨中央辦公廳財務處副處長司靜和組織部幹部張琳,接下重慶市酉陽縣挂職的接力棒,分別擔任酉陽縣政府辦副主任和板溪鎮杉樹灣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繼承“致酉合作”的優良傳統,擔當起新的幫扶任務。

彼時的杉樹灣村剛剛被致公黨中央確定為鄉村振興示範點不久,同年8月,重慶市又將杉樹灣村確定為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該村面積22.8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832戶2574人。全村以農業為主導産業,缺少第二産業,村集體經濟實為零收入。

在致公黨中央組織下,司靜、張琳兩次帶著村委會、村民代表,赴畢節市七星關區朱昌鎮雙堰社區學習考察“烏蒙玄鳳”智慧養殖經驗,並與酉陽的工作實際相結合,一點一點地勾畫幫扶杉樹灣村的幫扶思路。2021年11月,《關於學習七星關區先進經驗打造杉樹灣村鄉村振興示範點的情況報告》得到致公黨中央領導的肯定性批示和酉陽縣政府的認可。不久之後,在畢節挂職的潘之源和致公黨員陳德暉的設計團隊帶著設備驅車來到酉陽,與酉陽挂職幹部一同謀劃杉樹灣村智慧農業的未來。

2021年11月18日下午,致公黨中央在機關召開“致公黨中央杉樹灣村鄉村振興示範點幫扶規劃方案彙報會”。

出席會議的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呂彩霞對大家在打造杉樹灣村鄉村振興示範點工作中表現出的團隊意識、拼搏精神,及取得的工作成效予以高度肯定,並對下一步即將開展的“畢酉共建”幫扶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作出具體部署。

“畢酉共建”,即幫扶畢節與酉陽的合作共建。這是“1+1>2”的效果。

在與會人員討論方案過程中,大家漸漸確定了“致惠系列”幫扶主線。“致惠”,指的是發揚致公黨致力為公傳統,用心開展幫扶,惠及廣大村民。“致惠”也取自“智慧”諧音,就是要將致公黨在畢節發展智慧農業的成功經驗複製到酉陽,進而開展“畢酉共建”,讓幫扶的兩個地點——畢節和酉陽展開資源合作,經驗共用,優勢互補。

展望——堅持“智慧農業”助力鄉村建設

智慧農業在雙堰社區的初步成功,讓酉陽的挂職幹部找到了杉樹灣村數字化發展的道路。

作為杉樹灣村駐村第一書記,張琳高度重視村委會、村民小組長以及村民代表意見。她立足杉樹灣村發展現狀,明確了“突出三個重點”的工作思路——突出産業發展,突出民生保障,突出人才培養。其中,在服務産業發展方面,確立以智慧農業為抓手,將畢節雙堰社區形成的好經驗引進複製到杉樹灣村,力爭讓杉樹灣村一年打基礎,兩年有起色,三年見成效。

為了摸清杉樹灣村産業發展現狀,張琳帶領駐村工作隊員對全村的中藥材、烤煙、蔬菜種植大戶和蜜蜂養殖大戶進行了全面走訪,並召開全村産業發展大會,詳細了解當地産業現狀、資源稟賦、發展意願、面臨的問題及意見建議。

經過深入考察,杉樹灣村決定引進兩項村集體産業:一是從江西贛南引進了紫山藥種植,二是發展壯大本地的中蜂養殖。

紫山藥又名“紫人參”,富含花青素,是一種養生食材。種植難度小,産量大,産值高,目前在江西贛南小有名氣。今年3月,司靜和張琳專門組織杉樹灣村支部書記、蔬菜種植大戶攜帶杉樹灣村土壤樣本,前往江西贛南考察紫山藥種植,待專家查看土壤樣本確認杉樹灣村適合種植紫山藥後,在致公黨中央直屬江西支部協調下,杉樹灣村購買了6000斤紫山藥種子進行試種。

借鑒智慧農業經驗,重慶市酉陽縣杉樹灣村村民發展本地中蜂養殖

中蜂養殖得益於杉樹灣村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該村不少村民潛心經營養蜂技術多年,産出的百花蜜品質高、味道好。不過,由於銷路受限,每年産出的蜂蜜增産不增收。從去年開始,依託致公電商創業園的“酉好貨”平臺、致公黨員企業家等多個渠道,杉樹灣村的蜂蜜一下子打通了銷路。僅2021年年底,村民肖世武的500斤蜂蜜全部銷售一空,蜂農增收近5萬元,村集體增收5000余元。同時,在挂職幹部司靜和張琳的協調下,蜂農成立了酉陽縣照老田中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對産品包裝提檔升級,註冊商標,打造品牌,聯繫具有檢測資質的重慶食品工業研究所對蜂蜜進行品質檢測,積極與有SC認證的李氏蜂蜜洽談,初步達成代加工意向,為杉樹灣村蜂蜜走向市場奠定堅實的基礎。

這兩項産業都體現了智慧農業的發展理念。

在種植方面,基於杉樹灣村現有15畝紫山藥,技術團隊為其規劃了“依託山地小氣候,以數字化手段營造與展示特色種植環境,探索生態友好型、資源節約型農業”的發展思路,並融合進正在實施的數字鄉村綜合平臺,可實時看到農産品的生産過程。通過顯示終端可查看其大氣、土壤、溫度、濕度等實時數據,工作人員可進行精準化培育。

在中蜂養殖中,該村在便民服務中心設立了智慧農業管理中心及展示中心,通過監測蜜蜂運作軌跡,以及全域蜜源數量來管控蜂蜜品質等。對此,技術團隊已展開研究,將採用網路定位、3D建模、CVT可信視覺跟蹤、蜂箱GPS定位等技術手段,有效解決蜜源造假、蜂蜜摻假、養殖過程違規用藥、蜂蜜中檢測出微生物超標等問題,幫助酉陽建設可信中蜂定制産業。

展望未來的杉樹灣村,將形成以智慧農業為抓手,用數字化賦能傳統農業,形成“村集體+農戶”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由農戶負責前端——農産品的生産環節,村集體負責後端——産品包裝加工及銷售,各司其職,優勢互補,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

從探索到聚力,再到進一步規劃、延伸,朱昌鎮和杉樹灣村在致公黨中央以數字賦能鄉村振興的發展理念下,正在一步步成熟——

目前,朱昌鎮正在以産業數字化發展和鄉村治理資訊化為主線,抓住“三農”領域數字服務供給模式的契機,圍繞人力資源開發進行體制機制創新,探索“村、校、企”人才共育新模式,在數字鄉村人才隊伍建設上實現“本地人才、本地實訓、服務本地”的本地化培養。以在朱昌鎮螺螄村搭建的“數字小院”為載體,為本地大學生提供學習實踐平臺,加深學生對數字鄉村建設服務行業的知識積累,提升學生實操能力和行業市場競爭力,為引導其留在本地鄉村從事相關行業打下堅實基礎;與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開展深度合作,從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選擇一批各專業的本科在讀學生進行定向實訓,在技術與組織形式上大膽創新,實現課程設置與人才需求相匹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學生就業擇業提供更精確的引導;引進致公黨黨員企業和在校定向培養學生,共同組成一支數字鄉村服務團隊,為當地鄉村治理和農村産業發展提供數字資訊服務。

酉陽縣將杉樹灣村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作為深化“致酉合作”的一項重要工作,堅持規劃引領,突出工作重點,精準落實鄉村振興項目,多位縣領導、相關部門領導紛紛來杉樹灣村調研,協調有關方面爭取國家少數民族發展資金300萬元、産業發展資金200萬元和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50萬元,集中支援杉樹灣村發展。致公黨中央社會服務部多次組織村委會、小組長以及村民代表赴貴州畢節、江西南昌、瑞昌、贛南調研考察,積極向縣裏爭取中國農大與騰訊公司組織的“鄉村CEO培訓計劃”名額,盡最大努力讓村委會幹部有更多機會出去走一走,看一看,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眼界。杉樹灣村的幹部和村民骨幹,躊躇滿志,意氣風發,在智慧農業助力鄉村振興事業中展現著更加積極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