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公益教育

《中國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報告2021》發佈我國已有35所高校開展公益慈善專業教育

發佈時間:2021-12-28 09:49:24 | 來源:公益時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高校公益慈善人才培養項目學科背景分佈特別指出:有10個MPA院校的公益慈善方向尚未成體系

中國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生源差異較大

公益慈善專業教育院校地理分佈(N=35)


近日,由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與敦和基金會聯合主辦的‘清華—敦和中國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論壇匯聚了來自清華、北大、上海交大、浙大和美國印第安納禮來家族慈善學院、西頓大學、偉谷州立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慈善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南都公益基金會等機構嘉賓。

論壇上發佈了《中國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重點分享了高校公益慈善教育歷程、數説中國公益專業/通識教育、發展規律總結及對未來的展望。報告全文預計將於年底正式發佈。

《報告》顯示,從1998年清華大學設立NGO研究中心開始,中國公益慈善教育正蓬勃發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各高校相關課程建設持續優化。截至2021年11月,我國共有35所高等院校開展公益慈善專業教育,35個教育項目或培養方向涵蓋了專科、本科、研究生項目不同層次,多元發展格局初現。

《報告》指出,高校公益慈善教育歷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998年至2011年,屬於高校公益慈善的萌芽階段,通過研究帶動教育。開設課程的高校有1998年成立的清華大學NGO研究中心,2001年第一本教材《非營利組織管理概論》問世。同時,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培養學術研究生或在MPA項目下開設非營利組織相關課程。

2012年至2018年,屬於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起步階段,各類專業教育項目創新不斷,如2012年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第一個本科輔修/雙學位項目;2013年第一個MPA非營利方向:中國人民大學“百人計劃”雙學位項目;2014年第一個MSW公益慈善方向:首都經貿大學;2014年第一個MBA公益方向:北大光華公益碩士;2014年第一個本科專業方向項目: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2017年第一個職業教育項目: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

2019至今,屬於高校公益慈善的加速發展階段,專業教育和通識教育系統推進:如2019年敦和基金會發起的“菡萏計劃”“善識計劃”;2019年華東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等社會工作專業院校加入;2019年蘇州大學紅十字學院、2021年浙江工商大學、山東工商學院申請(公益)慈善管理專業;2021年首屆清華-敦和中國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發展論壇及倡議等。

《報告》指出,從中國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專業教育)整體格局來看,全國有35所院校開展公益慈善相關專業教育或培養方向,涵蓋專科、本科、研究生項目不同層次,多元發展格局初現。

行業培訓中,專科項目有兩個,分別為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本科項目有10個,包括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山東工商學院、深圳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研究生項目有23個,包括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其他機構學位項目有三個,包括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長江商學院、海南佛學院等。

從地理分佈來看,高校公益慈善專業教育項目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有近半數集中在北京、江蘇和廣東。從學科基礎來看,分為四類基礎學科背景,並從公共管理向其他學科或獨立學院拓展。從增長趨勢來看,已經從起步過渡到加速時期,僅2019年以來開展公益慈善教育的院校就新增12所。此外,社會工作背景院校和獨立院校表現突出,研究生項目增速明顯。

《報告》還從生源情況、師資情況、課程情況三方面做了説明。從生源情況來看,各院校項目間差異較大,平均招生規模40人,平均在校生81人,其中本科兼修項目生源較好。

從師資情況來看,整體師資處於匱乏狀態,平均參與課程的老師為10人,其中5人為校外兼職教師。從課程情況來看,61%的課程設置比較成熟,但教材資源不足,61%以講義為主開展教學。針對本科生的課程以社會創新創業居多,其次為公益慈善導論,非營利組織管理較少。

《報告》指出,高校慈善教育的發展規律與展望存在於“學科背景”“發展動力”“主要障礙”三個方面:學科背景,正由公共管理學科發軔向工商管理介入,再向社會工作背景發展,總體話語正在從非營利組織管理向公益慈善變遷,社會創新創業話語在通識教育中更為突出;發展動力(專業教育),以行業需求驅動和高校創新驅動為主,市場驅動乏力、政府推動缺位,目前高校創新驅動主要依賴“一把手”,在學科制度限制下創新存在“邊緣效應”;主要障礙(專業教育),主要表現為受教育需求不足、教育供給動力不足、供給能力不充分。

雖然困難與挑戰擺在眼前,但《報告》也指出,我國高校慈善教育的未來也面臨很多發展機會。從慈善法的出臺到“第三次分配”的提出,再到《“十四五”社會組織發展規劃》發佈,一些列政策法規相繼出臺,這些都被看作高校慈善教育發展的有利條件。

《報告》提到,高校需要與行業開展通力合作,獲得行業支援非常必要:如資金、案例、實踐導師、實踐平臺等。高校也需不斷提升教育供給能力,如知識共創(教材、案例)、標準共建(課程體系)、經驗共用(教學方法)等,打造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共同體,從而獲取社會和政策支援,化解認知障礙和制度障礙。

論壇上,來自國外院校的專家結合各自實踐提出,高校慈善教育發展離不開基金會的長期可持續支援,高校需要穩定的捐贈來源及多元性的資金來源保證基礎運作,因此多元資助方的開拓也極為重要。此外,發展學術研究的過程中需要注重應用領域,大學公益慈善教育要注重發展合作夥伴關係,並與本地慈善文化緊密結合,進而相互賦能。

“目前中國的高校慈善課程具有跨界性、協作性、生態性、實踐性、本土性等特點。”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院長徐家良認為,慈善知識具有塑造認知、改變態度、傳播理念、影響行為、共同體營造等價值。他強調,公益慈善教育應該關注慈善領域的真問題,傳授能夠指導實踐的真知識,培養理論專長型、實踐專長型和理論實踐複合型的多類型人才。

參會各方一致認為,唯有凝聚政府、高校、社會和市場等多方力量,搭建中國公益慈善教育合作交流平臺,凝聚共識、擁抱機遇,方能不斷提升公益慈善教育的品質,進而成為推動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發展和社會創新的引擎。

當天論壇上,為凝聚多方力量、搭建公益慈善教育合作交流平臺,首批40家高校等機構聯合發起了《關於共同推動中國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倡議》。

(張明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