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青島教育 > 一方讀書 > 

同讀一本書70余中小學校長共繪“新學校”“新教育”藍圖

發佈時間:2021-12-09 13:09:44 | 來源:中國網青島教育 | 作者: | 責任編輯:

12月3日下午,由青島市李紅梅名校長工作室編纂的《走向“新學校”變革的77個案例》新書首發儀式暨2021年青島中小學校長讀書會在西海岸新區古鎮口海軍中學舉行,新書編委會成員與70多位中小學校長、教育教學工作者共聚一堂,圍繞學校管理體系、育人體系、課程體系等諸多話題深入交流分享,共同探索在新時期如何讓更多學校成為名校、讓更多老師成為名師、讓更多孩子實現理想。

活動伊始,原青島市教育局二級巡視員、青島市教育學會會長王洪琪與青島古鎮口海軍中學總校長李紅梅共同進行為新書《走向“新學校”變革的77個案例》揭幕。

“新學校”“新教育”,在每一位校長的眼裏可能都有著不同的含義。閉門造車所産生的高高在上的經驗教條,終究經不起實踐的考驗。而只有結合每所學校各自不同的教學環境,由實踐者自我感悟、總結出的方法論,才能激起諸多教育同仁們內心的漣漪。在接下來的活動中,編委會成員們結合自身學校管理教學經驗,詮釋自己心目中的“新學校”與“新教育”,逐一登臺與在座的校長、老師們進行了溝通交流。

李紅梅:“新”學校變革帶來的思考

青島古鎮口海軍中學是一所經軍地主管部門批准設立的一所國際化學校,軍民融合的屬性給這所學校的創新發展帶來了不同的思路與途徑。結合剛剛發佈的新書,青島古鎮口海軍中學總校長李紅梅以《“新”學校變革帶來的思考》為主題,就自身管理經驗進行了分享。

從九年一貫制青島啟元學校到青島五十三中任校長,再到如今的青島古鎮口海軍中學任總校長,三所學校的“新校長”經歷,讓她在教育創新和學生的個性化成長等方面一直不斷探索。“青島古鎮口海軍中學之所以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辦出規模、辦出成績,我認為與我們學校長期實踐中所帶來的五大優勢是分不開的。”李紅梅介紹,現在高校有很多不同的招生方式,如果能在早期引導孩子進行成長規劃,為他今後的學習和奮鬥提供方向,對健全人格的養成和美好人生的實現會有很大裨益。“我們學校的第一點優勢,就是從初中開始就會引導孩子建立人生規劃,在他不過完善規劃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他的學科成績也隨著這份規劃在不斷進步和改善。”

課程設置是一個學校教學的核心,通過課程創新改革來實現學校的蛻變,這就是李紅梅的第二件法寶。從今年一月份開始,李紅梅帶領教師團隊對學校課程進行梳理總結,最終形成一體三翼的12年一貫制的特色課程體系,圍繞著軍民融合的辦學屬性,在校園內開展的青少年軍體課程是其中最鮮明的特點。

除此之外,李紅梅還就學校差異化辦學、特色品牌建設和優質教師團隊打造三方面介紹了自己的經驗。李紅梅説,通過學校優勢路徑的搭建來實現古鎮口海軍中學改革的夢想,學校的未來並非海軍中學人要到達的地方,而是需要他們去創造的地方,在改革的旅途中難免會遇到新的困惑,而這也就是今天邀請眾多教育同仁一同溝通探討的初心。

仇立崗:在平凡的教育生活中找尋屬於自己的句子

參與編纂一部書籍的過程,也是自我剖析、自我解讀的過程,對此滄海路小學副校長仇立崗深有體會。“書中我提交的十余篇反思,一方面是對過去教育技術與教育關係研究的總結,也是我個人學術研究轉向的一個開端。”仇立崗説,在書籍編纂過程中,他的內心始終有一個疑惑,技術疊加教育,釋放的到底是什麼?借著對這一問題的思考,仇立崗梳理了在學校管理、課程變革、教學重構、教師發展、學生評價、空間迭代、教育生活重塑等方面的諸多設想和實踐,對於技術本身的理解又增加了來自教育全域的全新尺度。

再次回看自己提交的文章,仇立崗對資訊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技術的工具性價值”“技術的操作性價值”“技術與教育融合的模式”“技術與教育融合的核心要素”和“技術支援下的教育新生態”這五種存在的樣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解讀,也為他長久以來所探索的問題找到了答案。

張文革:給後來人留下一些腳印

長達32年的教育工作經歷,讓張文革幾乎做遍了學校裏的每一個管理崗位,6所學校的任職經歷,讓她對“新學校”“新教育”的思考幾乎從未停止過。“每接手接受一所老校,從校捨得改造到教育教學的改革創新,從粗放管理到精細化的推進,從人治到法治的完善,有很多案例可執筆回味,既有成功的欣慰也有失敗的教訓。每經歷一所學校都是一道新的課題,而解題的過程也是自我完善的過程。”

張文革説,在自己擔任校長職務的15年中,把一所所陳舊的校舍改造一新,把一批批的教師幹部隊伍建設得和諧向上,把一代又一代學子培養得積極陽光,這其中樁樁件件的經驗,都是她想與後來人分享的,此次參與《走向“新學校”變革的77個案例》這本新書的編纂,既是對自己32年教育工作的總結,也是自我願望的實現。

王彬:激發育人活力,收穫成長一得

校園文化是學校特定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的精華,也是整個社會文化的一部分,青島長沙路小學副校長王彬對這一命題有著深刻認識,並在隨後的分享仲介紹了長沙路小學以校園文化為基,引導學生積極求索的實踐經驗。

“青島長沙路小學始終秉承‘一得育人’的文化理念,著力構建文化體系。以‘一’為基石,‘得’為助力,在學習、生活中,日有所思、日有所得,並將其轉化為自我提升的動力,讓師生共同達到每日新、日日新的境界。”王彬介紹,教育的世界充滿了未知的挑戰,教師與學生的成長更因為“不可知”而變得其樂無窮。基於這樣的認識,青島長沙路小學多措並舉推動“一得育人”文化理念不斷縱向拓展時間維度的一切可能,不斷橫向深挖成長新角度的方方面面,以此引導學生在“一得育人”文化的熏陶下,人人有收穫,人人學而不同。

石偉娟:德育活動中如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培養小學生優秀道德品質的關鍵和基礎。在新時期的教育背景下,如何將傳統文化和教學工作有機融合,是每所學校、每個教育人共同思考的問題。在接下來的分享中,平度經濟開發區廈門路小學副校長石偉娟就這一問題給出了他們的答卷。

優秀傳統文化是經過上千年時光磨煉、符合中華民族價值觀念的不刊之論,與新時期的育人理念並行不悖,因此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是廈門路小學長期實踐的教學方針。石偉娟介紹,學校在每個學科的課程設計當中充分挖掘傳統文化的優秀成分,在具體的課堂教學當中需要抓住有利契機適時滲透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孩子們在日常學習中潛移默化的領略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並以此來構建自己的價值觀。

不僅如此,廈門路小學在建設校園環境時還注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並借此塑造和啟迪學生;因地制宜與當地文化部門合作,深入發掘和弘揚當地優秀傳統文化,並且利用共建形式展示民間文化藝術,開展民俗文化展覽和民風體驗活動,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感;面向家庭推廣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家規,形成優良家風、家訓,加強家校社的傳統文化認同感,進而實現家庭和諧、社會穩定。

通過四位一體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路徑,平度經濟開發區廈門路小學在德育活動中將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化、主題化、序列化,使學生逐步將傳統文化內化於心、外化于行。

高先喜:自主學習報告單,讓深度學習真實發生

義務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中之重。不管教育部今年發佈的“五項管理”規定還是“雙減”政策,都是為了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著眼建設高品質的教育體系,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學生用於學習的時長與投入減少了,如何能保證學習品質不降而升?貫徹“雙減”政策,落實“五項管理”,重中之重就是要下好課堂教學改革這步棋。課程改革怎麼改?北山二路小學校長高先喜分享了她的經驗。

高先喜介紹,北山二路小學堅持以教學對學生的學習産生的影響作為思考教學的根本,確定了“學為中心、習為核心、思為關鍵”課堂特徵標準。通過創建真實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學;設計驅動性學習任務,引導學生深度學;搭建合作交流平臺,引導學生合作學;創造自主思考空間,引導學生反思學。在學校先前的“小先生”教學特色的基礎上,聚焦核心素養,確定了打造走向深度學習的“小先生思辨課堂”的研究方向。

為幫助教師提供思考教學問題的基本思想方法,研究、建立教學改革的實踐模型,形成探索教學改革的“腳手架”,北山二路小學以設計使用自主學習報告單為切入口,創新作業形式,整合教材、同步檢測、配套練習等作業的內容,通過前置性學習、生成性學習、拓展性學習三個階段的科學搭配,鍛造學科自主學習鏈。語文以每一課為單位,數學以每一個資訊窗為單位,英語以每一個模組為單位進行設計,通過三個階段不同學習任務的佈置,為學生的全過程學習提供指導和幫助。三個階段的學習通過作業來實現,即“用任務來驅動”,通過“任務”來“引起、維持、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在這一教學模式的迴圈中,北山二路小學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以自然形成與發展。

張文龍:激活課程活力賦能智慧成長

始建於1933年的青島大學路小學,以“始終在大學讀書”的校訓啟蒙著一代代“大學人”在向著“優師·高質的辦學目標不斷邁進的同時,逐步形成了“品智大學”的校園文化。在接下來的分享中,大學路小學校長張文龍就學校從資訊化、數字化、智慧化一系列改革中,對“品·智”課程賦予“面向未來”的哲學特性作了深度剖析。

“‘大學’之本,在於責任之大,學術之大,精神之大。‘大學’之韻,在於師生‘所知所覺之品,所思所行之智’。‘品’,取其品質之意,分兩個維度,其一是品性,其二是品味;‘智’取其智慧之意,分兩個維度,其一是心智,其二是智慧。”張文龍介紹,大學路小學開展的“品·智”課程有三項主要抓手,首先一點就是提質增效,成就智慧學生。“‘品智’課程搭建的多重運作的智慧學習空間,樹立了人的深度學習觀,借助全面的感官刺激、可視化的人機交互體驗,激發學生的存在感、直覺和專注度,提升學生的志趣和學習動力,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成就了批又一批智慧學生。”

其次,“品智”課程激發了教師的教育智慧,實現了青年教師的成長進階、骨幹教師的成熟進階,打造了一支善發現、能研究、會上課一專多能的智慧教師隊伍;另外,大學路小學十分重視資訊化、智慧化背景下的教學模式研究,相關課題屢獲殊榮。一路走來,成為了青島市高水準現代化學校、青島市教育資訊化應用創新示範校、青島市教育教學示範學校、青島教育科研創新領軍學校、青島市“五星級”陽光校園、山東省文明校園,也正是大學路小學面向未來,煉就智慧校園最真實的體現。

在活動的最後,青島啟元學校校長周韞軼和青島九中校長孫睿為編委會成員的分享作出點評,並對李紅梅名師工作室編纂的新書《走向“新學校”變革的77個案例》發表了自己的感悟。“我在看到這本新書的時候,最先關注到了它的題目,從這個題目中我看到了我們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目標和路徑,也看到了我們的老師們在創新教育教學方法上的實際行動和成果。”周韞軼表示這本新書對每一所學校、每一位校長而言,都是一份打造“新學校”“新教育”的作戰地圖,從這本書中每個人都可以獲取開展行動的方法指導,根據各自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轉化,應用到學校的實際管理工作中來。

孫睿也對李紅梅校長主持開展的這一交流活動做了高度評價:“今天我們70多位教育工作者在李紅梅校長的召集下共聚一堂,完全出於校長們自發的、想要實現自己教學理想的初心和目標,如果每一所學校,每一位老師都能有這樣的交流氛圍,我相信我們青島的教育教學工作一定能再上一個臺階。”

教育的成功,要靠眾多學校的成功。此次新書首發儀式暨2021年青島中小學校長讀書會活動,為全市中小學教育工作者搭建了溝通交流了平臺,在積極深入的討論氛圍中,眾多校長、老師悉心聆聽、汲取經驗,渲染屬於自己的教育事業藍圖。

文章來源:中國網青島教育

相關閱讀

 
分享到:
 
中國網教育頻道熱線:010-88824982 商務合作:010-88824915 傳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電子郵箱:edu@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