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姚建紅:關於公立醫院改革與管理的若干問題[圖]

發佈時間: 2014-09-04 14:16:2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楊楠  |  責任編輯: 楊楠
 
國家衛生計生委體制改革司副司長姚建紅

 
姚建紅:
    首先非常感謝健康報社邀請我們給大家就醫藥管理改革有關的問題做個簡單的報告,大家都會問,我們為什麼改革?黨中央經常不要叫我們要瞎折騰,醫改一直在改,這個動作稍微大一些,到現在已經五年了,現在我們的醫療衛生發生了許多變化,但我們的社會又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①缺醫少藥→有醫有藥→優醫優藥;②吃飽穿暖→住上院看上病→人文關懷;③老齡社會:醫療關懷+養老休閒+精神慰藉;④失獨家庭:守法者+模範者得到更多人文關懷。大家也知道我們這次改革必須通過改革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但是我們要看中國實情,必須改革,深化醫改進入深水區,面臨諸多挑戰。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城鎮化、工業化以及疾病譜的不斷變化,特別是隨著人民群眾醫療衛生需求活力的不斷釋放,優質衛生資源供給矛盾進一步變得較為突出,對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帶來了新的挑戰和困難。發展改革就是為了改革舊矛盾打破舊世界,深水區醫改面臨著更加複雜的利益關係。需要進一步依靠深化改革加以解決,著力用中國式辦法破解醫改這個世界性難題。

2009年3月,我國破冰起航,啟動了新一輪深化醫改。過了五年的時間,大家可能看過這個圖,要建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和監管體制綜合改革等,大家看文件也知道,我們國家搞了五方面的改革,

醫改總體框架和思路。總體目標: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促進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2009年,在深入分析我國衛生體制痼疾的基礎上,黨中央、國務院從基本國情出發,著眼規劃長遠,制定了醫改意見,明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方向和基本框架,基本內容可以概括為“一個目標、四大體系、八項支撐”。

一個目標就是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四大體系就是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和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形成四位一體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實現改革的總體目標

八項支撐就是加強和完善醫藥衛生的管理、運作、投入、價格、監管、科技與人才、資訊、法制等八個方面的體制機制,保障四大醫藥衛生體系有效規範運轉。

五項重點改革任務。全民基本醫保制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公立醫院改革。

衛生總費用個人負擔比例由2008年的40.4%下降到2013年的33.9%。

醫療服務利用量迅速增長。衛生總費用佔GDP比重比較(%)。美國是當今全球醫療最昂貴的國家,在美國是47.9,我們國家是5.57),我們可以看看絕對數,美國和中國的每人平均衛生費用比較(美元)。我們中國的每人平均美國的老百姓看病就是南軍8608美元,我説句話,可能不是很確切,美國花錢都超過我們的每人平均總收入,大家看,衛生人才資源總量穩步增長,政府衛衛生指出在在上升了六七個百分點,衛生人員由696萬增加到979萬。每千人口醫師數由1.62人提高到2.06人。每千人口護士數由1.19人提高到2.05人 。我們從事醫療行業的人將近1000萬,我們衛生系統就是979萬,我們衛生系統加強提升可能有1000多萬。前兩天,我今天重點對這四大關係問題作自己的闡釋,可能也是政府應該解決的問題。近日,某大型醫院協會官方網站做了一次問卷調查。向中國的醫院院長們詢問2014年最關注的十大問題。此調查旨在反映醫院院長對公立醫院改革的認識和期望,併為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公立醫院改革政策提供有價值的資訊。

1、建立科學合理的價格體系和長效補償機制,確保破除“以藥補醫”後醫院可持續運轉。這個問題是非常關鍵的,破除以藥補醫是公立醫院改革的關鍵環節。支援優惠作出判斷,作出決策,大家要充分認識,中國的醫藥構成中藥品佔很大一部分,其中攙雜很多不合理的空間,從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和諧醫患關係,也對行業風氣帶來了負面的影響,藥品加成→以藥補醫→以藥腐醫?允許藥品加成,重要可以加得更多一些,改革之後我們政府對藥品做得相對不到位,現在可能有學者説判斷不完全不正確,起碼反映了醫療衛生的現狀,要必須實行綜合改革。推行藥品流通體制改革。首先必須落實政府辦醫職責,保證對公立醫院的基本建設、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公共衛生服務,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和政策性虧損補貼等6項投入。

建立多方共擔機制: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增加政府投入+醫院加強核算+節約運作成本。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時有效,逐步到位,按照這這個方針,各個地方要調整。醫院要加強核算節約成本,推動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

2、建立與醫療行業特點相適應的崗位績效薪酬制度,合理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有效調動工作積極性。在座大部分學藝的,大家知道醫療行業比較複雜,風險高,拿到執業資格不真正是一個大夫,五到十年以後才能有信心面對患者,醫療行業具有獨特性,醫務人員擔負著患者信任的委託,責任大,風險高,受教育時間長,獲得資質難,還需要終身學習。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所説:“我們把身體健康委託于醫生,像這樣重大的信用,決不能安然委託給卑微不足道的人,因此,他們所得的報酬,必須足夠保持他們堪此重任所必要的社會地位。他們也就是説責任和報酬要匹配,什麼較責任,是健康委託與醫生,醫生的責任非常之重大。

我們也找了數據,以色列醫務人員收入是社會平均收入的2倍以上,醫院74%以上的支出給醫務人員發工資。香港地區醫院支出的80%左右也用於醫務人員的支出我國目前僅佔到28%左右。降低了中間環節,藥品的環境,增加一些其他的空間。

福建省三明市探索實行院長和醫生年薪制。建立院長考核評價體系並實行醫院院長年薪制,院長年薪最高達31.5萬元,最低14.7萬元,中間差了一倍。同時,建立醫院內部考核評價體系並實行醫生(技師)年薪制。按照醫生收入高於一般平均收入3-5倍的標準,實行年薪制。

前兩天我到其他地區調研,醫生收入是行政後勤人員的4倍。行政後勤是一萬九,臨床人員八萬八,

3、完善公立醫院院長培養、選拔、任用機制,建立有利於院長職業發展、崗位評價和有激勵約束的職業化制度。這涉及法人治理結構的變革,法人治理結構目標:公立醫院實現政府辦醫宗旨。內涵:對公立醫院所有者、舉辦者、經營者及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責、權、利進行一系列制度安排,並且設計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以匹配這種責任安排。核心:轉變政府職能,界定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舉辦監管職責和公立醫院自身作為事業單位的自我運營管理許可權。管理層(院長)如何産生?這裡面要完善公立醫院院長選拔任用制度,全面實行院長聘任制。

4、明確院長責權,落實公立醫院經營管理自主權,具體要管什麼事?①政府(辦醫主體)與公立醫院的權責如何劃分。政府:管人、管事、管資産等出資人職責。公立醫院:醫院的人事管理權、內部組織機構設置權、副職推薦權、中層幹部聘任權、內部分配權、年度預算執行權等經營自主權。在各個地方做的可能也不一樣。②政府(辦醫主體)如何履職。建立政府對公立醫院的激勵約束機制:對公立醫院實行績效考核,我們國家當然也有,但是不嚴格。建立院長任期目標責任制,建立健全院長問責制等。

5、關心醫務人員執業環境安全,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嚴肅法制打擊醫鬧,加快推進醫療糾紛預防處置體系建設。這涉及醫療事故的預防工作。①圍繞關鍵問題“治標”。堅決打擊涉醫違法犯罪行為。弘揚新風正氣。做好輿論宣傳引導。②加強制度建設“治本”。“三調解一保險”:以人民調解為主體,院內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醫療風險分擔機制。加強醫療機構投訴管理,與人民調解對接。加強醫患溝通。加強法制建設。

6、建立以資訊化為支撐的醫療品質與安全管理控制體系和第三方評價體系,減少檢查評比的頻度。國家非常重視資訊化。發揮資訊輔助決策和技術支撐的作用,促進資訊技術與管理、診療規範和日常監管有效融合。建立全國統一的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藥品器械、醫療服務、醫保資訊等數據標準體系。實現醫療服務、公共衛生、醫療保障、藥品監管和綜合管理等應用系統資訊互聯互通。發揮第三方在醫院評審、資格認定、標準制定等方面的作用。

7、加快推進人員編制管理改革,科學合理核定醫務人員配置,減輕醫務人員工作負荷,確保醫療服務品質與患者安全。這有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編制管理。各地研究制訂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標準,合理核定人員編制總量。第二,怎麼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創新性地推動用人機制改革。有些縣實行縣聘,鄉管,村用。第三,同崗同待遇,以崗定人,以崗定薪。

8、建立有利於保證品質、降低價格的藥品和醫用耗材招標採購制度,減輕人民群眾就醫負擔。發達國家藥品80%左右通過零售藥店銷售,我國則反之。這是第一個問題。那第二個問題,我國有近5000家藥品生産企業,1萬多家藥品流通企業。我們有關部門也要改革藥品中的有關成分,要總四個方面達到目的,要建立醫療體系之,第二,要降低藥品的價格,第三,要遏制當前腐敗。第四,要中醫藥品生産企業的健康發展。第四,切斷以藥補醫、降低虛高價格、遏制腐敗行為、促進藥品生産流通企業健康發展。

9、立法明確基本醫療服務定位,完善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制度,厘清醫師多點執業的權利義務與責任分擔。縮小醫生在不同服務機構中的差異。同樣是醫院,到大醫院就貴,到小醫院就便宜,飯店也是如此,這就是我們價格體系的手段。基本與非基本:政府+市場。分級診療:培養模式服務能力+模式轉變+醫保調節+價格杠桿。醫師多點執業:釋放醫師技術生産力+醫療行業規律。

10、通過制度強化“三醫聯動”,建立完善的醫院、醫保協商機制。按照國務院的有關要求要實行三醫聯動,醫保是基礎,醫藥是關鍵,醫療是根本。實現制度、政策和管理的聯動。加大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力度,積極推行按病種付費、按人頭付費、總額預付等。推動建立醫保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藥品供應商的談判機制和購買服務的付費機制。

附加問題1:發展社會辦醫。

優先支援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加快形成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的社會辦醫體系。有競爭才有發展,有發展才有動力,有動力才會提升我們的老百姓的就醫品質。

附加問題2:加強醫院內部管理。

我們要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優化診療流程,改善就醫環境,縮短等待時間,加強醫院的科學化精細化人本化管理,讓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改革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附加問題3:提升服務能力。這也是非常之關鍵的,我們要建立適應行業特點的人才培養制度;推進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推進全科醫生培訓;推進資訊化建設;加快推進醫藥衛生資訊資源整合;加快醫院資訊化建設;推進遠端醫療服務;強化資訊系統運作安全,保護群眾隱私;落實城市三級醫院對口支援縣級公立醫院制度。恭祝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謝謝大家!

跳轉到

 

/ 1
 

文章來源: 中國網 責編: 楊楠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