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遊記分享:西部邊疆行

發佈時間: 2016-08-23 16:26:05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潘克先  |  責任編輯: 鄭亮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2016年7月21日,我和老伴從北京出發,乘坐“京和號”旅遊專列沿河西走廊古絲綢之路去祖國最西部的新疆旅遊。途徑北京、河北、山西、陜西、寧夏、內蒙古、甘肅,新疆八省市自治區,行程六千多公里,于27日抵達新疆南疆首府和田市。

這次旅程共15天,于8月4日結束,一行約500人,遊覽了祖國西部六個城市20多個旅遊景點;這六個城市中,有三個城市人民給旅遊團以隆重的載歌載舞式的迎接,令大家特別激動。特別是和田市人民,更令我們感動不已。旅遊團抵達當天,市政府、市旅遊局領導親自到車站迎接,維吾爾族青年男女著節日盛裝,跳著民族歌舞歡迎我們,全城交通管制,讓迎接的車隊通過,入住全市最好的賓館,用甘甜的大西瓜、哈密瓜招待我們。和田人民的友好讓旅行團一行人倍感親切!

和田地區地處祖國西部邊陲,和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國接壤,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近幾年境內外東突恐怖分子、伊斯蘭邪教分裂分子不斷滲透到內地,搞恐怖破壞活動,加劇了地區不穩定的因素,維護好邊疆地區團結穩定尤為重要。喀什、和田等邊疆地區人民對來自首都人民親切友好的善意舉動,激發起北京和全國人民支援邊疆建設的熱情和決心,“京和一家親”共同奔小康是我們的共同目標和願望。

7月21日~23日,火車由北京經保定,石家莊往西經過陽泉、太原、呂梁、柳林,從吳堡過黃河進入陜西省,過綏德進入陜北“三邊”地區,這一地區火車大部分是在隧道中通過的;經靖邊、定邊進入寧夏,經惠安堡、中寧、中衛再過黃河,進入河西走廊過內蒙古騰格裏沙漠往西經武威、金昌、山丹、張掖、臨澤、酒泉、嘉峪關、玉門到柳溝站南拐,火車離開蘭新鐵路,經瓜州到達敦煌。至此,火車已行駛兩夜一天42小時,這是我們旅遊的第一站—敦煌。

敦煌古城據説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古絲綢之路上有名的古城,處於大漠戈壁之中,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經過全市人民多年的建設,加上西部大開發,國家的支援,這個城市已經具備了相當規模。市區內乾淨整潔,古敦煌壁畫造型形象的公共設施隨處可見,顯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所在,不愧為歷史名城!旅遊團一行人遊覽了位於城南的著名景點,鳴沙山、月牙泉、莫高窟,參觀了位於市內的博物館,這些文化古跡保存的非常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為我們祖國有這樣精美的文明古跡而倍感自豪。

在敦煌停留了兩天一夜時間,坐車繼續西行,車出甘肅進入新疆,過哈密至吐魯番西的大河沿站,至此火車往西南方向行駛,往西北方向是烏魯木齊。這裡已是天山山脈南麓,鐵路北側的天山山脈映入眼簾,遠處的雪峰白帽時隱時現,我們也是第一次見到天山,它不同於內地的名山大川,鬱鬱蔥蔥。這裡不但山高谷深,而且山峰巍峨聳立、狼牙鋸齒、面目猙獰、溝壑縱橫、寸草不生、高不可攀,令人生畏。但天山頂峰上的高山融水卻是南北疆、坎井的重要水源地,是天山南北農業豐收的重要保障。

列車沿古絲綢之路前行,前方是天山著名的風口和靖、焉耆地區。幾年前有報道,大風將火車吹翻就發生在這一地區,不過我們也看到鐵路的北側已築起了擋風墻,儘管如此,大風還是將火車吹得瑟瑟發抖,電線搖曳呼嘯不斷。列車過庫爾勒,經輪臺、庫車、阿克蘇、巴楚、阿圖什,于7月25日抵達我國最西部城市喀什市。這個城市是古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疏勒圖所在地,也是維吾爾人居住最多的地方,這裡漢族人只佔當地人口的6%,已是少數民族。

7月26日車赴帕米爾高原,去領略我心中那神聖的神山,途經維吾爾人的聖人鄉“烏帕爾鄉”進入高原,欣賞險峻的“奧依塔克山”,山體五顏六色、雄偉豪邁,山頂白雪皚皚,隨著海拔的升高,又見地勢更加險峻的蓋孜峽谷和布倫口白沙湖,當海拔升到3600多米以上的喀拉庫勒湖地區後,帕米爾高原上的兩座七千米以上的高峰(慕士塔格峰7509米、公格爾九別峰7649米)已近在眼前,這裡已經接近雪線了,大團的雪飄在山腰,周圍都是白雪皚皚的雪山高峰。這裡空氣稀薄、一塵不染,是少有的世外桃源,給人以神聖的神秘之感。這裡和塔吉克、阿富汗已經很近了,一群塔吉克人、柯爾克孜人操著生疏的普通話,不時的向來往遊客兜售著他們的物品。

這裡也是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的發生地與拍攝地,拍攝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那部著名電影,不但向我們展示了那個年代真實的戰爭場面,同時電影中帕米爾高原雄偉、險峻的畫面也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今日有幸身臨其境,心中充滿神秘敬畏之感,這種心情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會的到。

喀什印象,這座城市是我國最西部的大城市,全市有26個民族,也是我國西部的對外窗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這裡不但與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直接接壤,也是溝通中亞五國的路上通道之一;正在修建的中巴友誼公路就是將南亞四國連通起來的標誌。車赴帕米爾高原的路上,懸挂外國牌照的貨車絡繹不絕。喀什火車站內也是一片繁忙景象,由內地運來的貨物堆積如山,大多是通過喀什邊境口岸運往境外。市內街道整潔,高樓林立,人民的生活不但豐富多彩,而且井然有序。

7月28日~29日,火車由喀什啟程前往下一站和田市。途徑阿克陶縣、莎車、澤普、葉城,過皮山縣,但見大漠上狂風不止,不見天日。據説這裡年平均浮沉天氣達230天,沙塵暴有60多天,能見度不足300米。望著列車窗外的情景,當即賦詩一首:“漫天浮塵滿地沙,火車行處無人家。忽見前方有綠洲,古城和田快到啦。”果然,車過墨玉縣,綠洲、樹木多了起來,一行行高大的新疆楊佇立路旁,農田裏的農作物長勢也很好,一片富庶之地呈現在眼前,古城和田到了!

和田地處塔克拉瑪乾大沙漠的南部邊緣,南邊是高聳入雲的崑崙山脈,由崑崙山冰山融水形成的兩條大河“玉龍喀什河”“喀拉喀什河”穿境而過,形成了以和田墨玉為中心方圓萬里的綠洲;這兩條大河也是盛産和田玉的好地方,河中一年四季都不缺少淘寶、撞大運之人。

在和田,除了白天我們進站時受到了熱烈歡迎,晚上觀看了該市新玉歌舞團的文藝演出,參觀遊覽了市區內十余處景點,其中最令我們肅然起敬的是軍墾47團紀念館。據介紹,這個團是當年解放和田的部隊之一,王震將軍領導的359旅719團的前身,1950年新疆境內外的反動分子受到人民解放軍的打擊,紛紛逃到南疆和田這塊世外桃源之地佔山為王,這些反動分子在這一地區搞武裝叛亂,挑撥民族矛盾,妄圖對抗中央政府。王震將軍果斷命令719團兩千多人行軍18天,行程1540里,克服沙塵暴、高溫、缺水等各種困難,橫穿塔克拉瑪乾大沙漠,解放了和田,消滅了叛匪。後來在沙漠邊緣駐紮下來,開墾伐邊,保衛和田,為這裡的人民安居樂業立下汗馬功勞。後來按軍墾統一要求改編為47團。這個團部所在地周圍已蓋起了整齊劃一的樓房,各種設施一應俱全,周邊農田中成片的和田大棗一望無際,自然環境非常好,經過多年的建設,今非昔比。

到和田必看三棵大樹,一棵是已有1470年的梧桐樹,一棵是已有1280年的核桃樹,第三棵無花果雖然年齡小點兒,也有500多年的歷史了,這三棵大樹至今仍枝繁葉茂、果實纍纍,是和田地區歷史的見證,保留至今意義非凡。

29日傍晚,我們一行人離開和田去庫爾勒,和田新玉歌舞團的演職人員著節日盛裝在車站廣場夾道歡送,我們也是依依不捨地懷著感激的心情離開和田市。再見了,美麗的和田!

列車抵達庫爾勒,這個城市地處塔裏木盆地北部邊緣,背靠天山,孔雀河穿城而過,獨特的地理位置,充足的光熱條件,使這一地區的一種水果聞名遐邇,那就是庫爾勒香梨。這種梨以其酥脆多汁、甘甜可口享譽全國,也出口西域各國,在北京市場上也是搶手貨、價格不菲。

我們還遊覽了位於塔克拉瑪乾大沙漠中的塔裏木河、胡楊林。看到了生活在此地的原住民—羅布人居住地。此處有千姿百態的原始胡楊林,塔裏木河與渭幹河在這裡交相輝映,塔克拉瑪乾大沙漠一望無際,給人以荒涼原始之感。

8月1日,我們來到了吐魯番市,這裡有我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井,它和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我國古代三大工程。坎井總長有幾千公里,通過地下將天山雪水引進吐魯番。吐魯番有火爐之稱,也確實很熱,由於這裡是我國大陸上海拔最低的地方。位於該市南部的艾丁湖地區竟低於海平面以下154.3米,加上這個地區降雨稀少,光熱條件充足,成為最熱的地方也就不足為怪了。但聰明的古代吐魯番人通過坎井這種方式將天山雪水引進,有了水,加上充足的光熱條件,造就了吐魯番的葡萄甘甜可口,享譽全國。

吐魯番還有著名的旅遊景點火焰山、交河故城,特別是交河故城遺址,是古西域三十六國的車師國所在地,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這是一塊長兩公里,寬一公里的古城遺址,奇特的是全城建築竟沒有一塊磚石,完全是由黃土夯築而成,就是在今天我們也很難做的這樣完美。

8月2日~3日,火車抵達本次旅遊的最後一站—張掖市。這個城市位於甘肅省中部,古稱甘州。它的北面有龍首山,南面是祁連山,發源於祁連山的黑河穿境而過,給張掖市帶來了比較充足的水源,形成了張掖濕地小氣候,使得這裡的糧食、蔬菜産量可觀。同時,這裡也是我國雜交玉米種子主要産地。從張掖到武威幾百公里的鐵路兩側,全是雜交玉米制種田,長勢比較好。

張掖最著名的旅遊景點非七彩丹霞莫屬了。這是我國南方紅色砂岩發育而成的一種特殊地貌。經地殼緩慢上升,雨水、河流沖刷,逐步形成艷麗的丹霞地貌。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令遊人傾倒。

我們一行人還參觀了張掖市內的旅遊景點;當天乘火車返回北京,結束了此次西域之旅。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