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歷史銘記 完成“大熊貓基因組草圖”的世界第一熊:成都大熊貓“晶晶”[組圖]

發佈時間: 2017-07-17 19:00:1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趙娜  |  責任編輯: 李佳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雌性大熊貓“晶晶”。
 
2017年7月10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雌性大熊貓“晶晶”順利産下一隻雄性健康大熊貓幼仔,為大熊貓“奧運家族”再添新丁。生於“奧運家族”的大熊貓“晶晶”備受矚目,據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專家介紹,大熊貓“晶晶”的光環不僅僅是生於“奧運家族”,它更是完成“大熊貓基因組草圖”的世界第一熊。
據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專家沈福軍研究員介紹,2008年1月,由北京華大基因深圳研究院牽頭,在深圳市鹽田區萬科東海岸舉行了“2008大熊貓基因組計劃”協調會議。會議決定,由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負責,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共同承擔“大熊貓基因組草圖(框架圖)”的繪製。
2008年1月31日,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完成了採集大熊貓“晶晶”血樣,用於提取大熊貓樣本總DNA,構建BAC文庫。歷時半載,于2008年10月11日宣佈完成了基因組草圖。
這是國際上第一個專門測定遺傳資訊以保護瀕危物種的項目。該項目由我國的科研機構和技術人員主導;完全採用新一代的測序技術。大熊貓的基因組與人的基因組大小基本相當,大約為3Gb,包含有2-3萬個基因。“大熊貓基因組草圖”所提供的基因組資訊對大熊貓的保護和研究産生了深遠的影響,為大熊貓生理、免疫、繁殖、行為、營養、發育、生態、進化等各領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在這個平臺上,各領域的專家可以就他們各自感興趣的問題,在分子水準上進行深入研究,從而取得新的突破。是大熊貓保護科研繁育的一個里程碑。
大熊貓“晶晶”成為了“大熊貓基金組草圖”的世界第一熊。對於大熊貓的選擇,研究員沈福軍介紹到,在2008年,大熊貓“晶晶”年齡較小,且為雌性,大幅度降低了基因系數對比參數的難度,且晶晶家族譜係清楚,因此選擇了“晶晶”。
1   2   3   下一頁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