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岩在一根直徑2mm的不銹鋼管壁上加工一個直徑0.17mm的小孔,這項工作對人手的穩定性、眼的觀察力和心理素質都是嚴峻的考驗。中國網 董寧攝影
航太科工二院25所賈岩最自豪的一件事兒,就是他一直從事我國導彈一個關鍵部位的生産和安裝,這個關鍵部位被稱為導彈的“眼睛”。入行三十多年,他親手加工過的零件覆蓋了我國防禦導彈的大多數型號。
如今,數控機床已經廣泛普及,可許多超精密零件的加工,仍然只有技藝高超的鉗工師傅手工才能做到。有一次,賈岩所在的鉗工組接到一個任務,在直徑2mm的不銹鋼管壁上加工一個直徑0.17mm的小孔,也是就是説要在一個小鋼針上面,打一個頭髮絲粗細的洞,困難程度可想而知。據25所的工藝員回憶道,“當時這個任務的操作難度非常大,而且必須在放大鏡下完成,由於鑽頭非常細,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鑽頭折斷。即便完成了,小孔的尺寸和橢圓度也經常不達標,産品的廢品率也一直在50%左右。”賈岩接手後,並沒有急於上手打孔,他針對這項任務設計製作了一個小工裝完成定位,先在管壁上鑽出直徑0.15mm的底孔,再採用手工一點一點研磨的方式,研磨拓寬0.02mm,完成任務。
這件産品從早期加工到現在,已經經過了2000多次的加工、驗證,全部符合技術要求。而這只是賈岩諸多輝煌戰績的一部分,在近40年的國防軍工産品生産加工歷程中,他以高超的手藝解決了多個型號産品裝配難題,經手的産品多達十萬件,始終保持“零廢品”的記錄。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軍工企業技術也在飛速發展,軍工産品複雜程度程度越來越高,對産品裝配的要求也更加精密。導彈關鍵部位的零件大多形狀複雜,價格昂貴。要把幾百種超精密的零件經過加工和研磨,裝配在一起,使它們配合有效,運轉自如,非心思縝密、手指靈巧、經驗豐富的老鉗工不可。這幾年,賈岩承擔的産品裝配任務難度不斷加大,裝配零件之間的間隙要求在幾道範圍內(1道相當於0.01mm),幾百個零件的裝配,只有靠試裝才能發現問題,然後進行零件的修配和磨合。他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練成了耳聽、手摸就能知道産品裝配狀態的硬功夫。在磨合的過程中,他常常用雙手一晃,就知道間隙有幾道,有時用耳朵聽一下,就知道哪配合有問題。只有經過不斷的反覆磨合,才能保障各個環節的齒輪嚙合情況和啟動電壓完全滿足要求,這種精密的工作是機器和普通鉗工無法完成的。
近年來,賈岩被評為全國技術能手、國防科技工業技術能手,並列入511國家技能人才庫。如今,25所成立了賈岩工作室,賈岩作為工作室負責人,主要負責教授徒弟、攻克完成高難度零件加工和新産品試裝等工作。在他的帶領下,他的六個徒弟,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面。他們用靈巧的雙手,彌補了機械生産不能企及的部分,親手為我國護國導彈安裝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