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古城西門,響起整齊嘹亮的朗讀聲,“戰地家書誦讀”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中國網訊(記者 楊佳)4月3日上午,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古城西門,響起整齊嘹亮的朗讀聲,“戰地家書誦讀”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此次活動由來自棗莊三十九中學的數百名學生組成方陣,誦讀趙一曼、郝夢齡、張自忠、沈爾七等革命先烈在激戰中寫給家人的深情家書,其中既有為國慷慨赴死的壯士豪情,又有對家人難以割捨的柔情,字字帶血,聲聲含情。通過現場誦讀的形式,引發公眾對抗戰英烈的緬懷之情、對現在美好生活的感恩之情。
隨後,復興廣場上鼓聲陣陣激蕩人心,號角聲聲催人進,鼓樂劇《臺兒莊大捷》氣勢磅薄,慷慨激昂,威武雄壯,剛柔相濟。身著紅裝的演員們手持鑼鼓等傳統樂器,從“擂鼓”開始,起伏相間,張弛結合,氣勢雄渾。演員們通過精巧的技藝活靈活現地展現臺兒莊大戰戰場意境。隊列整齊,成風凜凜,氣勢磅薄的《臺兒莊大捷》,同樣也展示了中華兒女頂天立地、威武雄壯、不屈不撓、英勇頑強的民族性格。據介紹,鼓樂劇《臺兒莊大捷》是為紀念臺兒莊大戰勝利79週年專門編排的節目,演職人員均為古城一線工作者。
活動中,在西城門和大戰遺址公園放飛了象徵著和平友好的和平鴿。鴿子是和平、友誼、團結、聖潔的象徵。清明假期期間,臺兒莊古城每天都會舉行放飛和平鴿活動,以此來讓公眾牢記戰爭的不幸,珍惜和平、熱愛生活。
在古城西門內的無名烈士遺址,舉行“三萬鮮花獻英烈”烈士遺骸處掃墓活動,參加活動的公眾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在烈士遺骸的發掘處,向烈士祭獻鮮花,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寄託哀思。
1938年發生的臺兒莊戰役,讓臺兒莊成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臺兒莊大戰期間,古城西北角是戰鬥最激烈的地方之一,“五十七把大刀定乾坤”的傳奇故事就發生在這裡。2011年7月,在臺兒莊古城重建現場發現了兩具佩有鋼盔、大刀的士兵殘骸。經山東大學人類學和考古雙重鑒定,確認為中國男性,年齡在25至35之間,通過遺骨傷痕、國軍鋼盔、大刀以及所處的位置判斷,兩位逝者為國軍敢死隊隊員。2012年,臺兒莊古城為無名英雄遺骸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並復原了發掘遺址以此來緬懷先烈,供遊客們瞻仰。
今年是臺兒莊大戰勝利79週年,為銘記歷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清明節期間臺兒莊古城開展“憶先烈·誦家書”系列活動,通過“戰地家書誦讀”、“三萬鮮花獻英烈”、“銘記歷史·放飛未來”、鼓樂劇“臺兒莊大捷”、“紅色快閃”等一系列紅色活動以此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