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首度亮相阿布扎比藝術節 經典旋律跨越萬里傳遞友好和平[組圖]

發佈時間: 2017-03-27 15:56:35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劉楨珂  |  責任編輯: 劉楨珂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首度亮相阿布扎比藝術節,經典旋律跨越萬里傳遞友好和平。高尚攝影

中國網訊 阿布扎比當地時間32425日晚八點,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在指揮家張藝執棒下,攜手鋼琴家張昊辰、小提琴家呂思清共同亮相阿布扎比藝術節,在阿布扎比酋長皇宮禮堂為當地觀眾帶來兩場精彩音樂會。此次國家大劇院造訪阿布扎比藝術節上演的兩場音樂會,也是北京市文化藝術基金資助項目。與此同時,這不僅是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首次亮相阿布扎比藝術節,也是作為該藝術節在2017年唯一一支受邀的中國樂團加盟。

“絲綢之路”讓友誼暢通

音樂藝術見證文化交融

東西方在文化藝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是人們衝破隔閡、走向和諧的重要動力,更是古老的絲綢之路賦予當今社會的重要精神財富之一。近年來,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提供了一項充滿東方智慧的共同繁榮發展的方案。作為當代中國最高表演藝術殿堂,國家大劇院亮相阿布扎比,既是當代中國文化活力與風采的展示之旅,也是海上絲綢之路古老文化紐帶在當代的新篇再續。為了保證此次巡演的順利與圓滿,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與阿布扎比藝術節在很早之前便已在準備此次巡演。樂團總經理任小瓏介紹到:“從接到阿方官方邀請開始,雙方團隊用了八個多月就各項工作進行細緻籌備。在這個過程中,雙方在彼此尊重和相互學習的基礎上親密合作,這也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了中阿友誼沿著古老絲綢之路的源遠流長。”而在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董事長陳戈看來,“這種無比順暢的溝通,正是兩個國家基於歷史傳統的深厚友誼的體現,而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音樂家們也特別驕傲能夠以音樂為媒,為當代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關係與友誼的拓展盡綿薄之力。”

此次造訪阿布扎比藝術節,不僅是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首度參加這一藝術盛會,同時也是大劇院管弦樂團在阿拉伯世界的首次登臺。阿布扎比藝術節創始人、藝術總監胡達女士説到:“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在阿拉伯世界的首次演出,對於阿布扎比藝術節而言同樣具有非凡的意義。阿布扎比藝術節是世界一流藝術節,同時也是世界一體化的大使。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在與藝術家合作領域有著非凡的能力。我們將和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共同致力於用藝術改變生活,打造和諧、寬容的國際化社會。”

在兩晚的音樂會上,張藝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音樂家們共同為當地觀眾演奏了來自俄羅斯、捷克、德國、中國等眾多國家的經典音樂作品,跨越了巴洛克、浪漫主義、民族樂派等眾多風格流派。從典雅莊重的巴赫到浪漫宏大的拉赫瑪尼諾夫,從悠揚婉轉的捷克旋律到充滿東方韻味的中國作品,不同風格、不同韻味的音樂作品在阿布扎比藝術節的舞臺上奏響,彰顯著多文化交融的魅力。指揮家張藝表示:“這次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來到阿布扎比演出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阿拉伯和中國都是孕育了古老文明的東方國度,並且在歷史上就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我們這次巡演,以源於西方世界的古典音樂藝術來進行彼此的交流與對話,這對於我們和阿布扎比的觀眾而言都是非常獨特的經歷。”

名家名作合力呈現

動人旋律講述中國故事

324日晚八點,隨著指揮家張藝走上指揮臺,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在阿布扎比藝術節的音樂會于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中揭開了序幕。當晚音樂會以俄羅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斯拉伕進行曲》作為開場。這首短小但經典的作品充滿了斯拉伕民間音樂味道,經常作為音樂會序曲出現在舞臺上,樂團飽滿的演繹也彰顯了十足的精氣神兒。序曲結束後,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在張藝執棒下,與中國鋼琴家張昊辰合作演繹了另一位俄羅斯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這首協奏曲不僅是作曲家本人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同時也是音樂會舞臺最常上演的協奏曲經典之一。從鋼琴深沉的引子開始,張昊辰便以極為純熟、頗具修養的風格讓每一個音符在十指間縱情流淌。張藝執棒下的樂團則在協奏部分穩定發揮,成熟、乾淨的音色與鋼琴獨奏相得益彰,各聲部間的默契融合、此消彼長,則賦予音樂無窮的動力與張力。音樂會下半場,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藝術家們將觀眾從廣袤的俄羅斯帶到了民族韻味同樣濃厚的捷克。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堪稱古典音樂世界最具觀眾緣的作品之一。在張藝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合作下,不論是宏大雄偉還是明快活潑,亦或是柔美憂鬱,都駕馭得遊刃有餘,耳熟能詳的旋律散發出獨特的馨香,喚起觀眾內心深處對於音樂的記憶,拉近了觀眾與藝術家之間的距離,也為演出現場帶來了震耳欲聾的掌聲。一位阿布扎比當地觀眾分享到:“這是我第一次在現場聽到中國樂團和中國音樂家的演奏,非常不可思議。這些藝術家演奏的音樂如此美妙,非常富有感情。”

25日的音樂會上,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則為當地觀眾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東西方“愛情對話”。音樂會上半場,小提琴家呂思清與樂團合作為觀眾演繹了中國作曲家何佔豪、陳鋼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部小提琴協奏曲取材自中國經典愛情故事,充滿中國傳統音樂韻律的同時不乏西方作曲技法和演奏技術,是西方觀眾最熟悉的中國音樂作品之一。當晚,在世界各地舞臺多次演奏這一名作的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再次用琴聲講起了這段如泣如訴的愛情故事,從“草橋結拜”到“英臺抗婚”再到“墳前化蝶”,隨著音樂情緒的層層遞進、弓弦的跳躍遊走,呂思清以極具魅力的演繹,完美傳達了作品豐富的情感內涵,引起了全場觀眾的共鳴。音樂會下半場,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則為觀眾帶來了俄羅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創作的芭蕾舞組曲《羅密歐與朱麗葉》。同樣的愛情悲劇主題,在不同文化的音樂作品中各自具備不同的藝術張力。張藝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帶給觀眾的不僅是優美的旋律和情感的震撼,同時也帶給觀眾多元文化碰撞産生的炫彩火花。這場東西方的音樂對話同樣給阿布扎比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當地觀眾説到:“這是我第一次聆聽中國的音樂。每一個音符都有著濃厚的中國味道,但它卻正在被西方的交響樂團所演奏。這樣的作品非常有感染力,它提醒我需要去更多接觸中國的音樂作品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兩晚的音樂會結束後,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與指揮家張藝在觀眾熱烈的掌聲中多次返場,演奏了中國作曲家于京君創作的《跑旱船》,以及德沃夏克的《斯拉伕舞曲》和柴科夫斯基的《波羅乃茲舞曲》。在《跑旱船》中,將濃郁的中國民間音樂元素和喜慶祥和的音樂氛圍作為一份驚喜贈送給了每一位阿布扎比觀眾。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在阿布扎比藝術節的兩場音樂會,受到了當地觀眾歡迎的同時,也引發了當地媒體的熱烈反響。阿聯酋《國民報》評論到:“中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在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關於回憶與夢想主題的演奏璀璨驚艷,第一樂章旋律線條多次呈現,但每一次探索都有不同的色彩。這些細節的疊加創造了一個炫目而超現實的意境。”

1   2   3   4   5   下一頁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