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記者 裴希婷 趙雲峰 陽恒 通訊員 劉海林)這是一群矢志堅守理論高地、堅決捍衛科學真理的忠誠衛士。
這是一群致力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官兵、普及大眾的時代先鋒。
這是一群視使命為生命、紮根三尺講臺的青年播火者。
在解放軍理工大學理學院政治理論與軍隊政工教研中心,一群平均年齡35歲的青年政治教員,用真心感悟真理魅力,用真情傳播創新理論,用真愛教育感染學員,被譽為“把青春融入黨的理論傳播事業”的新生代力量。2016年7月中心黨總支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稱讚為“理論宣傳的尖兵”。
只心中有太陽,別人就能感受到溫暖
2013年,解放軍理工大學獲評全軍院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學檢查評估先進單位。隨後不久,主管院校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一位大單位領導來大學調研,隨機抽查了教員朱瑋的一堂政治課。一群“80後”給一群“90後”講課,能能出什麼花樣?50分鐘聽下來,課堂效果出乎意料,他即席評價説:年輕的“80後”就能把深奧的道理講得這麼透徹,實在令人感到欣慰。
然而,令人欣慰的不只是這一堂課,這個平均年齡35歲的青年教員群體都能把每堂課講成精品課,深受學員歡迎,2013年接受教學檢查評估隨機抽查的13堂課全部獲評優良,他們的表現令評估專家刮目相看。
探究個中緣由,大學領導一語中的:這個群體平均年齡不大,但人人都有堅定的信仰,執著的追求,他們傳播黨的創新理論,關鍵是靠真信仰真踐行。
這個群體的每個人如果沒有研讀過十幾本甚至幾十本理論書籍,沒有整理出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字的讀書筆記,就拿不到走上講臺的通行證。
博士生教員張德湘是出了名的讀書達人、理論牛人,他家庭負擔比較重,生活非常節儉,但購買理論書籍卻從不吝嗇,家裏書房的角角落落堆滿了兩千余冊文史政經各類書籍。面對家屬的不理解,他説:“學員可以理解教員的嚴厲,但不能原諒他的淺薄。”
只要心中有太陽,別人就能從你這裡感受到溫暖。信仰就是政治教員心中的太陽。兩年前,正在南京大學讀博的王愛娟教員參加導師主持的一堂國際安全研究研討課,一位外國留學生發表有關南海問題的錯誤看法,她聽後義憤填膺、針鋒相對,從南海歷史歸屬的追溯,到中國和平外交方針政策的陳述,到對西方某些國家種種混淆視聽顛倒黑白錯誤言論的揭露批判,據理力爭、不卑不亢,駁得對方啞口無言。
好政策受益者對黨的創新理論飽含真情
禮堂裏,掌聲四起!
千余雙年輕學員的目光,如聚光燈般映射著講臺上一名政治教員的臉龐。這名教員叫王晶,36歲,學員們喜歡稱她“晶姐”,這是她上的第2007次政治課。
當社會上與他們年齡相倣的一些人還處於理想缺失、信仰迷茫的狀態時,這些年輕的教員為什麼如此癡迷地熱愛著黨的創新理論?
受益於政策,2000年,王晶成為全軍第一批國防生,碩士畢業後加入這個群體教書育人已有10多個年頭。
“我們是迎著改革開放春風茁壯成長的一代,當年如果沒有黨的好政策,我恐怕穿不上軍裝。”王晶説。
同王晶一樣合著時代節拍成長的教員還有朱瑋。“我是黨的好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我對黨的創新理論有發自內心的深厚感情。”教員朱瑋深有感觸。
好時代給予青年教員們的不僅是人生轉折,也是心靈震撼,這種感觸進而萌生出對理論熱愛最原始的情感。
記者案頭,有一張這個青年群體授課詳單,已經講的,計劃學的,一目了然。黨的十八大召開後,他們成立了青年政治教員讀書班,創建了“哲思學意”微信群,圍繞黨的創新理論,定期推薦理論書籍、推送學習資料、交流心得體會;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召開後,他們對照會議精神,圍繞改革強軍戰略區分10多個專題,加班加點編寫教案,輔導宣講……
熱愛源於情感,情感深厚了,才會愛得真實。僅2015年,他們就申請各類研究基金20項,發表論文112篇,出版專著5部,獲教學成果獎4項。
政治理論課就要找準時代的“問題”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只有找準時代的“問題”,政治理論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010年,俞紅教員參加全軍院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學觀摩比賽,對當時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熱點和焦點問題展開了一次有力回擊,獲得全軍一等獎。如今,俞紅已成長為教研中心主任,她時常感到:青年學員正經受著各種錯誤思潮的巨大衝擊,雖然聽得懂理論解釋,卻常常看不清具體問題,講好政治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每一門課程開講前,他們都會給學員留下聯繫方式,告訴他們遇到問題隨時可以和教員交流;每堂課的前一天,他們都會收集學員意見建議,針對性調整充實授課內容,課堂上經常充滿了激烈的辯論。
2014年下半年,盧貴林教員在課下交流中發現學員們普遍關注香港一些人發起的“佔領中環”非法集會事件,他敏銳地意識到,對這個問題不進行正面引導,就會造成學員思想上的混亂。盧教員在老教員的幫助下,梳理思路準備素材,修訂教案製作課件,精心打造了一堂專題課,層層剝繭、透徹分析,撥開了學員思想的迷霧。
每逢國際國內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每當中央作出重大改革部署,青年政治教員群體都衝在最前沿,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官兵強大的思想武器。
把黨的聲音傳遞給基層,把課題帶回課堂。近年來,青年政治教員走進社區、走進企業、走進地方高校、走進基層部隊,積極宣講和解讀習主席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先後作報告500余場,聽眾達70余萬人次,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被基層官兵和群眾親切地稱為“編外指導員”。
年輕的心點燃政治理論的“火焰”
2014年底,大學理學院學員發起“我最敬愛的好教員”網上評選活動,得票前10名教員中,這個群體的教員佔了5個席位。
為何學員對政治教員“情有獨鍾”?翻看評選網站下方學員們的“刷屏”邊一目了然——
“隋倩教員是我們大夥兒的‘隋姐’,為了多花時間陪學員,她給剛上小學的孩子辦理了全托,大家有什麼心裏話都願意跟她聊。”
“那年,孫天威教員參加畢業綜合演練,整天和學員摸爬滾打在一起。後來我們才知道,那段時間孫教員的母親病危,他竟‘一拖再拖’,最後沒能見到老人家最後一面。”
……
學員因真情而感恩教員,教員也因真情而無私付出,他們用“年輕的心”,點燃了政治理論課堂的“火焰”。
“林中有兩條小路都望不到頭……屬於我的這一條我要一直走到天涯……”新學員入學後的第一堂政治理論課,丁鬱教員結合自己的新兵連經歷,即興唱起電視劇《中國霸王花》的主題歌《林中小路》。悅耳動聽又飽含深情的歌聲,一下子拉近了和學員之間的距離。
育人豈止在課堂。這個群體經常“送學”到學員中間,他們與學員營連掛鉤,結合黨和國家重大政策出臺、國內外重大事件發生以及學員軍政基礎強化訓練、寒暑假返校、畢業分配等5個時機,通過參加連務會、班務會等形式,跟蹤掌握思想動態,認真做好教育引導工作,被學員譽為成長路上“引路人”。
許多學員畢業後,遇到問題仍習慣請教教員。赴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留學的學員季偉,與該院領導就中國南海問題進行了爭論,但他總覺得説服力還不夠。於是,季偉向王晶教員求助。王教員連夜梳理論據、整理資料,第一時間通過郵件傳給季偉,為季偉義正辭嚴的反駁提供了詳實的地理、歷史和法律等方面的資料。季偉也因此在外軍院校贏得了尊重和敬佩,畢業時成為該院歷史上首個獲得皇家軍事學院榮譽勳章的外籍學員,同時還贏得了汶萊勳章、巴基斯坦國防勳章,院長盧瑟福·瓊斯少將為他題詞:永遠為你在皇家軍事學院的突出表現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