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在南海布放“彩虹魚”萬米級著陸器目擊記[組圖]

發佈時間: 2016-07-20 07:54:19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 鄭亮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7月18日,“張謇”號上的操作人員成功回收著陸器。浩瀚美麗的南海,連日來風平浪靜。自從7月17日抵達這片深藍色目標海域,“張謇”號上的科考隊員們就夜以繼日,連續開展各項深海設備測試和科學考察,其中包括布放“彩虹魚”萬米級著陸器。新華社記者張建松 攝

新華社“張謇”號7月19日電浩瀚美麗的南海,連日來風平浪靜。自從17日抵達這片深藍色目標海域,“張謇”號上的科考隊員們就夜以繼日,連續開展各項深海設備測試和科學考察,其中包括布放“彩虹魚”萬米級著陸器。

高達4米、近1噸重的著陸器放置在“張謇”號的尾甲板,十分醒目。這是一個六邊體金屬結構設備,看上去並不是很複雜。設備最上端安裝了12個橘黃色浮球和水面定位通信系統,中間搭載了攝影機、錄影機、閃光燈、採水、溫鹽深感測器等設備,最下端是釋放機構,還攜帶了兩個宏生物誘捕器。

據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潘彬彬介紹,著陸器的兩個最關鍵設備——水下控制系統和能源供給系統,藏在最中間的兩個浮球裏。這些玻璃材質的浮球,能抵抗11000米的深海壓力,通過萬米級密封技術研製成“電控艙”和“電池艙”。“電控艙”能實時與著陸器上各種設備保持聯繫,就像人體的“大腦”一樣,控制著各類設備在海底自主進行科考作業。“電池艙”裏的大容量鋰電池是著陸器的“心臟”,可以提供著陸器在海底作業的能量,每次作業完上岸後還能充電。

目前,上海海洋大學和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攜手打造萬米級“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著陸器是流動實驗室裏最早投入應用的一個科考設備。此次在南海布放,主要目的是培訓“張謇”號上操作團隊掌握布放與回收技術,以便今後在8000多米深的新不列顛海溝投入科考應用。在演練的同時,採集南海海底的生物、海水樣品。

17日,在北緯21.76、東經118.31、水深1400多米的南海海域,“張謇”號上科考隊員開始布放著陸器。隨著大吊車緩緩啟動,通過掛鉤,著陸器與底座分離,從船的右舷邊送到海面,再脫鉤。很快,海水就淹沒了著陸器最頂端的一面小紅旗,在海面上消失得無影無蹤。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張謇”號上設立了機械、電控、定位、安檢4個崗位,著陸器的係固、布放、拋載、回收都有一套嚴格流程,每一步操作都需填寫表格。

著陸器布放完畢後,“張謇”號就離開了這一海域,繼續進行其他科考項目。18日一早,“張謇”號返回布放海域,回收著陸器。此時,著陸器在1400多米深的南海海底已經“潛伏”了10多個小時。

只見潘彬彬將兩個黑色的小箱子拿到了後甲板,其中一個箱子打開後是一台電控系統,上面寫著“全海深著陸器水面控制單元”;另一隻箱子裏面裝的是聲學釋放器水面單元。一個小小的圓柱狀“聲學信標”,連著電纜線被放進海水裏。通過水聲通信,這個儀器向“潛伏”在海底的著陸器,發出了“拋載壓鐵”的釋放命令。

近1個小時過去了,怎麼還沒有看到著陸器浮出水面?大家不禁著急起來。許多人紛紛拿起望遠鏡,在海面上不斷搜尋。

作為萬米級著陸器的總設計師,潘彬彬卻胸有成竹。他已經在“全海深著陸器水面控制單元”裏,讀到了著陸器不斷上浮的數據。“著陸器出水以後,水面定位通信系統就會喚醒,然後與天空中的衛星建立聯繫,通過衛星把自己所在精確位置發回母船。這一過程需要20分鐘-30分鐘。”潘彬彬説。

終於,大家通過望遠鏡,在灰藍色的海面上看到潛水器的小紅旗。幾乎就在同一時間,“全海深著陸器水面控制單元”的郵箱和手持單元,也收到了著陸器發回來的自己所在坐標位置。

“張謇”號啟動發動機,緩緩向著陸器所在的海域靠近,然後放下小艇。三位操作人員乘坐小艇,來到著陸器身邊,用纜繩“牽引”著它回到了“張謇”號船舷邊,再用大吊車吊回母船的底座上,整個回收過程1個多小時。

“根據計劃,深淵科學流動實驗室共研製3臺萬米級著陸器,目前投入應用的是一號著陸器。今年底,二號和三號著陸器也將陸續研製出來。我們期待“張謇”號能儘快形成一批職業化的操作隊伍,為科學家探索深淵提供專業化的科考服務。”潘彬彬説。

1   2   3   下一頁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