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暑期實踐隊合影
中國網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會議,將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愛保護作為會議重點之一,“要讓留守兒童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也為了實際探究留守兒童的現實狀況,7月10日,武漢大學“微愛築夢,為夢續航”暑期實踐隊分赴方灘鄉、西溝鄉、柏林鎮三地,採用營地教育的方式,共設有藝術營、科學營、英語營、文化營四個營地,讓孩子們根據興趣自由選擇營地進行體驗式學習。
“營地教育”是中國傳統教育下的創新,是一種體驗式教育。它以教育學和發展心理學等跨學科理論與實踐為依據,通過富有創造性的營會活動,讓青少年“有目的地玩”和“深度探索自己”。相對於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言,營地教育這一社會教育模式,在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社會責任感、科學技術普及、文藝體育培養、勞動技能鍛鍊、習慣養成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初見·笑從雙臉生
7月10日上午8時30分,明媚的陽光灑滿西溝鄉,實踐隊員們迎來了與小朋友們的第一次見面。見面會上,妙趣橫生,“我叫匡思玥,喜歡笑。所以你們可以叫我‘咯咯咯’老師,希望你們這十天來每一次笑都能想到我。”現場歡樂不斷,氣氛十分活躍。
見面會後,開展了四個營地的宣講會。唱歌、跳舞、朗誦、情景劇、手工……藝術營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小朋友們驚詫不已。科學營則致力於“奇幻”二字,展開了一系列科學實驗,讓孩子們親自操作,探索無限奧秘。英語營的隊員們寓教于樂,讓孩子們在拼字母遊戲中感受英語文化,引導他們大膽地説出英語。文化營裏則充滿古韻,實踐隊員們採用古文字、猜燈謎、剪紙等新奇有趣的方式,傳播傳統文化的精髓。
相識·揭開神秘的面紗
下午,營地課程拉開了序幕。
藝術營裏,實踐隊隊員匡思玥教給小朋友們一支融合了兒童元素的舞蹈《小蘋果》,小朋友們跟著跳得不亦樂乎,氣氛融洽。英語營中,小朋友們用字母拼圖組合成自己的英文名字,在實踐隊隊員們的指導下,成功地進行了自我介紹。文化營的實踐隊員們用“猜燈謎”引發小朋友們的想像與思考,又有關傳統習俗的知識講解,讓小朋友們收穫良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科學營中,實踐隊員們帶領小朋友操作“會飛的雞蛋”的實驗。由於之前並未接觸過科學實驗,小朋友們聽起課來尤為認真,動手操作十分積極。在看到雞蛋飛上去的那一刻,大家不禁激動地歡呼起來。
營地教育對於大多數中國家長和老師來講都還是一個陌生而新鮮的概念。武大“微愛築夢,為夢續航”暑期實踐隊敢為人先,帶“營地教育”進大山,煥發支教新面貌,激發留守兒童學習興趣,並不斷地探索自我,促其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