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崗鄉書記劉玉民介紹臺底村大力發展蘋果種植業,帶領全村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之路。中國網記者 李佳 攝
中國網河北4月27日訊(記者 李佳)治國理政河北新實踐——全國網路媒體“走轉改”聚焦老區易縣。易縣位於河北省中西部,太行山脈北端東麓,總面積2534平方公里,總人口57萬,轄28個鄉鎮(處)、469個行政村,是國家燕山-太行山特困連片地區,河北省環首都扶貧攻堅示範區。截止目前,全縣尚有貧困人口5200多人。記者深入採訪了易縣的牛崗鄉臺底村、安格莊鄉田崗村、梁格莊現代農業園區。
依託合作社運營機制 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牛崗鄉書記劉玉民説:“為改變全村的落後面貌,牛崗鄉黨委政府依託農民專業合作社運營機制,大力發展蘋果種植業,帶領全村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臺底村村民趙秀萍説:“老伴兒去北京打工了,兒子在外地當兵,家裏參與了土地入股和勞務入股兩種形式。我有2畝7分6的土地入股了合作社,自己也是勞務入股,為種植的蘋果樹澆水。這幾年生活確實得到了改善,村裏很多年邁的老人也是土地入股,能拿到租金的同時,還能享受到分紅。”
牛崗鄉臺底村位於易縣西部深山區,距縣城110華里,距鄉政府10華里,全村共有205戶690口人,其中貧困戶88戶199人,有耕地面積510畝,坡角次地荒灘500畝,荒山14251畝,為進一步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加快群眾增收步伐,結合該村實際,從2014年開始大力發展“三優”蘋果種植。
三大扶貧産業 增加百姓收入
田崗村支部書記介紹情況時説:“村裏大力發展核桃種植、花卉種植、肉鵝養殖三大扶貧産業,讓老百姓能夠拿到分紅,下一步將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打造最美鄉村。”
田崗村地處深山區,交通閉塞,基礎條件差,群眾觀念保守,勞動力文化素質低是該村致貧的重要原因,環首都扶貧攻堅示範區建設以來,該村以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面貌改造提升為切入點,圍繞修路、治河、植樹、上産業做活貧困村開發的大文章。截止目前,千畝核桃基地已有2萬餘株果樹進入初果期;在花卉産業園建有大棚溫室3座;肉鵝養殖基地,引進肉鵝良種3000隻,年出欄達到上萬隻。
推進實施精準扶貧 徹底脫貧致富
梁格莊現代農業園區負責人汪宏偉説:“園區規劃面積為1.3萬畝,涉及到5個村,其中貧困村有3個,貧困人口2511人。自2012年7月份啟動生産高端水果,蘋果、櫻桃為主要産品,其中優質蘋果2500畝、優質櫻桃500畝。通過扶貧,這幾個村生産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使村民徹底脫貧致富。其中,下黃蒿村民每人平均收入由原來的不足3000元達到現在的6000多元。”
梁格莊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規模已經達到6500畝,建成了高標準的園區展示中心,發展三優富士蘋果基地2000畝,櫻桃基地500畝,輻射5個貧困村,1200多個貧困戶從中受益得利,社會效益達到5000余萬元。梁格莊現代農業園區開發走現代農業發展之路,目標是打造國家級農業示範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