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馬化騰:分享經濟有助中國經濟實現“動力轉換”

發佈時間: 2016-03-04 09:00:5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倫曉璇  |  責任編輯: 倫曉璇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在北京舉行媒體見面會。中國網記者 牛博 攝

中國網北京3月3日訊(記者牛博)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在北京舉行媒體見面會,簡單闡釋了他此次參加兩會準備的5個建議,分別是關於“分享經濟”、“網際網路醫療”、“數字內容産業”、“網際網路生態安全”和“網際網路+的落地措施”等方面。

2015年10月底舉行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會議公報裏,空前地提到六個字:發展分享經濟。在2015年9月上旬,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夏季達沃斯開幕式時,也提到了一句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發展分享經濟的重要推手。人民網評論,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指出“發展分享經濟”,這是第一次將分享經濟寫入黨的全會決議中,標誌著分享經濟正式列入黨和國家的戰略規劃。

在這樣的背景下,馬化騰認為,分享經濟將為我國經濟增長注入一股強大的新動能,有助於中國經濟實現“動力轉換”,把服務業變成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馬化騰説,目前我國分享經濟在許多領域取得不錯成績:在閒置房産領域,一些網站通過以租代售的分享方法,催生了旅遊住宿新模式,促進了旅遊經濟的新發展;在勞動服務領域,線上服務眾包模式得到社會認同,目前已創造了上千萬的就業機會,緩解了就業壓力;在交通出行領域,春節前順風車的合乘返鄉,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春運運力不足的問題。這些體現了分享經濟化解社會問題的強大適應性。

當前,我國的分享經濟正從交通出行和住宿領域,拓展到個人消費的許多領域,同時企業端市場也正在逐漸成型。但同時,我國分享經濟還處於發展初期,市場發育不完善。

因此,為了進一步推進分享經濟的發展,馬化騰建議建立開放監管環境、完善徵信制度配套和強化網際網路基礎設施。他認為對於分享經濟的監管,如果仍然堅持統行業的管理理念,將不利於行業創新;目前國內徵信制度等配套制度不完善、網路基礎設施能力不足,也影響了社會參與分享經濟的程度。馬化騰表示,應該鼓勵分享經濟的創業創新項目,消除公眾對於分享經濟的疑慮和無解,提升公眾對於分享經濟的參與熱情。

馬化騰:探索基於網際網路的分級診療制度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