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揀工作,讓時間顯得緊張而又急促,許夏夏必須全神貫注的盯著傳送帶上的快件,把自己負責片區的包裹挑選出來。 中國網圖片庫 趙林峰 攝
他,本科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徐州),戴著一副黑框眼鏡,面容長得俊秀斯文;他,整日穿梭在城市中的大街小巷,不畏嚴寒酷暑,奔跑在鋼筋水泥鑄成的樓房之間。“90後”的他,叫許夏夏,一個普通的快遞員,用他的話講,生活就是奔跑在路上的青春。
早上5點多,是許夏夏起床的時間,自從一年前從事這個職業開始,25歲他便與“忙”打上了交道。6點半,趕到離家十幾公里遠的圓通速遞焦作分公司,他便和同伴們一起開始分揀貨物,把自己負責片區的包裹挑出來。“雙十一”網購帶來的大量包裹,使站在堆積如山快件面前的他身影顯得格外渺小,在忙碌面前,時間顯得緊張而又急促。
騎著三輪車走家串戶送快遞時,許夏夏不時地騰出一隻手來接電話,“這些電話是客戶在網上看到派送資訊後催著要貨的,也有些是老客戶打來的,讓我去取貨。”在許夏夏的身上,裝有兩部手機,用他的話講,一來是業務太忙電話太多,二來是為了防止手機沒電可以作為備用。
下了三輪車,許夏夏總是一路小跑著將快件送到客戶手中,因為這些快件要在中午之前送完,下午1點半還會有第二個批次的快件如期而至。“有時侯得搬著幾十公斤的貨物上高層,遇上客戶不在家,得跑好幾趟,一天下來渾身酸疼。”在説這句話時,許夏夏擦了下額頭的汗珠,在他的身上,絲毫看不出一絲大學生的“嬌氣”。
晚上6點多,當大多數人都在吃晚飯時,許夏夏還騎著三輪車行走在街頭的路燈下,他要將當天收到的快件送往公司連夜發送出去,直到晚上9點,才能回到家中。趕上“雙十一”之類的“特殊時期”,業務量會增加好幾倍,早上4點多趕到公司淩晨1點多才能回家入睡,喘息,流汗,促成了“快遞”。
在步入快遞行業之前,大學畢業的許夏夏曾經做過礦工、傢具設計師、CAD工程製圖員等工作,但都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就離職了,在談到目前工作時,他會一臉認真的説,“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夢想和追求,任何行業都有它的發展方向,我覺得快遞很適合我,苦並快樂著。”
網路時代解放了消費者的“雙手”,轉而由無數的快遞員當起了“拎包工”。分揀、理貨、掃描、裝車、派送......一件包裹送達的背後,有著他們太多的辛苦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