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紅城百色:一場戰役一生情懷 一座豐碑永世流傳[組圖]

發佈時間: 2015-05-30 13:14:30  |  來源: 廣西新聞網  |  作者: 蘇琳 鄧昶  |  責任編輯: 董寧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百色城展現在百色起義英雄紀念碑下,從當年的小城發展成如今廣西西部工業重鎮。廣西新聞網記者 鄧昶攝


廣西新聞網百色5月28日訊(記者 蘇琳 鄧昶)28日一大早,“紅色故土大美桂西”第三屆全國重點媒體網路行的記者們,懷著景仰的心情,參觀了百色起義紀念碑並向先烈敬獻花圈,感受革命老區的歷史魅力。

一碑一館寓意深刻外觀設計直擊心靈

作為百色市愛國主義教育的兩大基地,百色起義紀念碑和紀念館在設計上有很多巧妙的細節,蘊含著非同一般的教育意義。

紀念碑的高度是23.9米,為什麼不建成24米的整數?這是因為民間自古以來認為“三、六、九”是個大數,帶有長長久久的意思。從山下到紀念碑廣場的臺階是314級,則取自數學中的“π”,即3.14的意思,寓意百色革命精神將世代流傳。而臺階的寬度11米則代表著百色起義的時間:1929年12月11日。

百色起義紀念館遠看象一個巨大的三角形,深深紮根于山體的三角形外形,墻體由下而上身頂部傾斜的視覺效果,象徵著革命植根於人民,人民緊跟著中國共産黨的向上凝聚力。四根粗大的圓柱穩穩地支撐著皇冠形的外廊,猶如中流砥柱頂天立地,象徵著百色人民團結拼搏的合力。

百色起義育出紅城小平思想築成信仰

百色起義的歷史已經為人所熟知,但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人願意一次又一次地來到這裡,感受這段歷史?或許參觀了紀念館之後,就能找到答案。

紀念館設有序廳、起義廳、英烈廳、功臣廳、小平廳、多功能廳6大組群,在每一個展廳裏,總會有一段歷史會在不同的人心上敲出震音。比如《恒裏岩慘案》的場景,一位戰士抱著死去的戰友,臉上是悲痛和寧死不屈的表情,從洞內戰士們的眼神中,看得出敵人已經近在咫尺,但他們視死如歸。這場景生動地再現了1931年3月那場慘烈的鬥爭,鳳山縣黨政機關、紅軍一個連以及恒裏鄉群眾約1000人撤退至恒裏岩,與敵軍進行長達8個月艱苦卓絕的鬥爭,最後彈盡糧絕,被敵軍攻入洞內,尚未撤退的370多人寧死不屈,戰鬥直至全部壯烈犧牲。

為採訪團解説的導遊告訴記者,很多人看到這些場景或是聽到英烈的介紹,都會熱淚盈眶。雖然紀念館是以鄧小平領導的百色起義為主線,但是裏面的每一段歷史和每一個人物,都是小平精神和革命精神的體現,同時也鑄就了百色人民的一種信仰。

紅色教育全城盛行老區記者感慨萬千

“這次網路行一路走來,感覺百色在紅色教育佈局方面做得很好,幾個教育基地都離得比較近,能夠讓人比較系統地了解革命歷史。”來自江西大江網的編委邱虎説道。他表示,江西也是留著“紅色血液”的城市,因此他此次來到百色,感到非常親切,這裡的紅色教育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認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在革命鬥爭時期,人們那種為信仰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值得現代人去學習和流傳的。

同樣來自革命老區的紅網記者喻向陽表示,他原來只知道百色是全國紅色旅遊目的地,這次是他第一次來到廣西,對百色豐富的旅遊資源感到震撼。

在早上敬獻花圈的儀式中,人民網的記者羅世立和網易的記者趙碩作為代表,抬著花圈獻于紀念碑前。趙碩表示,他是第一次參與神聖的抬花圈,這讓他更加近距離地接觸了紀念碑,對革命先烈的奮鬥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除了百色起義紀念碑和紀念館之外,百色還有紅七軍軍部舊址、全國獨一無二的鄧小平手跡碑林、百色起義英雄雕塑園等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據了解,百色依託這些示範基地,著力構築百色精神高地,建設百色精神家園,為加快建設富裕幸福魅力生態和諧百色凝聚強大合力。

1   2   3   下一頁  


 
標題圖片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