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新聞欄目

2014夏季達沃斯: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可能走在世界的前列[組圖]

發佈時間: 2014-09-12 14:46:54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董寧  |  責任編輯: 董寧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9月11日下午,主題為“重塑中國金融業”的分論壇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達沃斯廳舉行。圖片來源:世界經濟論壇

 

    中國網訊(記者 楊佳) 9月11日下午,主題為“重塑中國金融業”的分論壇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達沃斯廳舉行。金融國際經濟研究院特別傑出研究員劉明康、新經濟思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特納先生。摩根大通亞太CEO歐冠升、中信資本董事長兼CEO張懿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參加了討論,財新傳媒主編王爍主持論壇。

中國金融體系面臨四個重大轉變

    中國金融業面臨嚴峻挑戰,一方面金融體系已經非常龐大,到了90萬億以上的規模,那麼,低效率、非市場化的和高度依賴有利的金融政策的金融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另一方面,來自網際網路金融的衝擊和挑戰更加直觀的擺在了眼前。

    對此朱寧表示,中國金融體系面臨四個重大的轉變,第一,是從數量到品質的轉變,銀行體系、股市的融資規模和整個上市公司的規模,我們的信託産品的規模全球都已經是首屈一指的了。

    第二,整個金融行業的發展和轉型,從原來的多快好省的方向逐漸更多地關注到風險管理。

    第三,金融行業和實體經濟的關係,被放在了相對對立的位置,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金融行業利用實體經濟獲得了很高的收入,但卻沒有很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這種關係不只是在中國,在全球都有體現。

    第四點,整個金融體系的杠桿和風險在逐漸從私人部門向公共的部門在轉移。在可控的範圍內,國有企業的負債率、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負債率,包括中央政府的赤字和負債,都在上升。這個本身其實顯示出了整個金融體系出現的一種再平衡、再改革的方式。

網際網路金融倒逼金融體制改革

    中國的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時間不長,發展速度很快,現在全國已經有1000多家相關企業。網際網路是金融創新的前沿陣地,對傳統的金融行業衝擊非常大。朱寧説,目前在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中只剩下最後一項——小額存款利率沒有完全解除管制,恰恰是在這個領域過去一兩年間出現的網際網路金融産品——信託産品和理財計劃,從另外一個角度推進了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的改革。

    劉明康表示,網際網路金融有它的生命力。可以利用數據和移動網際網路的界面,還有使用雲計算來幫助它提升三大優勢。第一,是與客戶零距離。第二是低成本,因為中間沒有仲介。誰都可以找到資金的供應方和需求方。第三就是民主的參與,使得金融的創新會有很大的動力。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可能走在世界的前列

    網際網路金融的快速發展不僅基於自身的優勢,還有賴於目前相對比較寬鬆的政策環境。劉明康表示,網際網路金融要發揮自身長處和優點,要注意客觀規律,第一,就是要做得小、單筆風險要小。第二,風險要分散。第三就是要簡單。因此相應的監管可以區別對待。

    張懿宸表示,監管層事實上對網際網路的容忍度是非常高的,同樣的阿裏在做的事情、騰訊在做的事情、百度在做的事情拿到美國的市場,美國的監管層可能不會這麼包容。這點來講,我覺得我們的政府這一點是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期望在金融創新方面想辦法超越。中國因為歷史上形成的金融系統比較落後,是有可能用網際網路來超越的,甚至有可能在網際網路金融上走在美國的前面。例如在電商的問題上,因為美國的現代商業已經發展得非常強了,它的佈局非常好。像馬雲曾經説,對美國來説電商只能是餐後的甜品,不是主菜。而網際網路金融在中國具備這個潛力。

    本屆夏季達沃斯年會的主題是“推動創新,創造價值”,李克強總理在開幕致辭中説,“中國經濟每一回破繭成蝶,靠的都是創新”。網際網路金融的蓬勃發展也不例外,網路消除了門檻,搭建了平等的舞臺,讓能力和智慧博弈。網際網路讓創新的種子在金融體系中生根發芽,助中國金融行業改革發展健康前行,從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1   2   3   下一頁  


跳轉到

 

/ 3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