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圖生活

中膏集團創始人曾凱:中醫收藏是傳承更是情懷

發佈時間: 2017-05-17 13:30:53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倫曉璇  |  責任編輯: 倫曉璇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中國膏方博物館收藏了諸多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珍貴藥具,為了收集這些文物,中膏集團創始人曾凱等人煞費苦心。他們歷時9年,足跡遍佈16省,共收集和中醫膏方相關的文物1500余件,展品有清代膏方木刻板、清代醫用黃花梨算盤、清代醫用象牙戥子、民國藥用杵臼、清民國藥用鐵研船、清代細貴藥材銅制鍘刀、清代銅制膏方挂旗工具、元代紫釉香薰爐等。

曾凱告訴記者,中醫收藏不僅是一種愛好,更是對中醫文化的一種傳承、一種情懷。膏方文化是中醫文化的一個結晶,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遺産中的瑰寶。今後,膏方博物館將免費對外開放,希望人們在膏方博物館可以看到領略源遠流長的中醫藥文明。

走進展廳內,一則落款為“滌生曾國藩”的題詞首先映入眼簾。題詞內容為:“祖德宗功千載福澤,子承孫繼萬年蒸嘗。”這是曾國藩為好友曾德生所辦的醫館所題。曾德生醫館的創始人曾傳德,字德生(1809-1888年),清道光年間人,是曾子第七十代嫡孫。曾德生師從名醫崔建庵,研製中醫藥膏方,壽人濟世。崔建庵曾贈送給曾德生手稿真跡《婦科宗主》,傳承至今,也收藏在膏方博物館,中膏集團創始人曾凱為曾德生醫館膏方第七代傳承人。

在博物館的1號展廳內,一隻造型精美的清代宮廷服用膏方罐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古代能工巧匠的工藝之精妙,可窺一斑。中膏集團創始人曾凱親自解説,膏方出現于秦漢時期,興盛于明清時期。清代膏方屬於宮廷御用,備受達官貴人青睞。晚清時,由於貿易和物流的發展,配置膏方所需的藥材能夠在全國流通,膏方才開始在民間流行。

隨後,曾凱指著清代阿膠進貢手摺子解釋道,手摺子是清朝時進貢者進入皇宮午門的特殊“通行證”,內裏的方格內可放進貢禮單。阿膠在膏方的製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正所謂“無膠不成膏”。東阿縣是阿膠的原産地,建國後,我國的歷版藥典都明確規定阿膠要用驢皮熬製。中膏集團擁有專屬養驢基地,每頭驢的耳朵上都戴著黃色的標牌,這相當於驢的“身份證”,用於阿膠原料驢皮溯源。東阿黑毛驢驢皮是製作阿膠的最佳原料,熬出的阿膠顏色烏黑,透如琥珀,符合上乘阿膠的標準。

中國藥文化研究會藥食同源産業學會會長、河北省中醫藥科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曹東義教授對膏方博物館的建成大為讚賞。他興奮地説:“水火既濟結成膏,藥食同源養氣血。在膏方博物館內徜徉,靜感中醫的博大精深,仿佛穿越于千年時空,和古人進行對話。”他還指出,“膏”是雨水對土壤的恩澤作用,中醫的膏方就是潤澤人體的流膏,通常用於慢性病的調養。膏方文化作為中醫養生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流傳千年,享譽萬家,它深植于中國傳統文化土壤,蘊含著豐富的哲學精神。膏方博物館在道地阿膠的産地——東阿建成,有助於喚醒阿膠的歷史記憶,讓大眾了解膏方背後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養生文化,將阿膠文化、膏方文化植根心靈。(圖文/達明)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