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洋上一座永不落閘的關口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11-04  發表評論>>

圖為大鏟島上海關人雨夜緝私。

  “調頭,追!”隨著大鏟海關緝私分局海上緝私二中隊隊長翟進的一聲命令,緝私快艇在夜色下的珠江口伶仃洋上劃下一個大大的圓弧,調頭朝黑暗中衝去。“找到了,就是這條船!”“上!”翟進的話音未落,幾名緝私警趁著兩船靠近的瞬間,毫不遲疑飛身躍上目標船。這是條漁船,卻沒有任何漁具。而15分鐘前,同行的另一艘緝私艇,在同樣的漁船上查獲了涉嫌走私的紅油。

  “把船帶回去仔細檢查。”當《法制日報》記者拖著顛得酸痛的身體隨同緝私艇回到錨地大鏟島時,已是深夜12點。但對於大鏟島上的海關警員來説,工作才剛剛開始。

    肩負80%的中途監管業務

  在浩瀚的珠江口伶仃洋上,有一座在中國地圖上沒有標注的孤零小島——大鏟島。這裡扼守珠江口咽喉要道,距香港僅6海裏,是珠三角與香港經濟貿易的生命線。

  大鏟海關,是內地來往港澳小型船舶進境的第一關和出境的最後一關,擔負著廣東、廣西等6個省區44個隸屬海關的66個二類口岸,來往港澳間3000噸以下商船的中途監管和珠江口緝私任務。

  “目前,大鏟海關年均監管進出境小型船舶11萬艘次,約佔全國中途監管業務總量的80%。”大鏟海關關長廣戰介紹説。

  近年來,大鏟海關通過強化風險分析,採取重點檢查、例行檢查互為補充的查驗方式,先後查獲一批案件,出色發揮了中途監管站海關的威懾作用。

  2008年奧運安保期間,大鏟海關打掉一個夾藏走私400多公斤劇毒氰化物的犯罪團夥;2011年1月,查獲走私出口資源性産品錫錠、金屬硅等系列案件,案值達幾十億元。

  成績的背後是不為人知的艱辛。由於大鏟海關不具備船舶停靠的條件,關員在對船舶及船載貨物進行檢查時,必須到待檢船上進行。

  10月中旬的夜晚,海面涼風襲襲。記者隨同關員登上查驗的貨運船裏卻是悶熱難當,不到兩三分鐘記者就已汗流浹背,而順著臉頰淌著汗的查驗關員仍在船艙各處盡職盡責,水箱、油箱、悶熱的機艙……不漏過一切蛛絲馬跡。“這不算什麼,在盛夏,鐵皮的船艙內跟蒸籠一樣;衣服被汗濕得能輕易擰出水來;在船上待上兩三個小時,悶得人頭腦發昏,很多人都有中暑經歷。”查驗關員告訴記者。

    海上緝私位居全國第一

  “大鏟海關是新中國海關海上緝私的主戰場之一。近3年來,大鏟海關共監管小型船舶347267艘次,查獲各類案件843宗,案值逾40億元。近兩年海上查獲案件數連續位居全國第一。”大鏟海關副關長、緝私分局局長劉海川説。

  今年5月21日,大鏟海關接獲情報,某國內油輪有走私柴油重大嫌疑,劉海川立即部署緝私隊員到指定區域設伏。

  5月的廣東酷暑難當,緝私快艇沒有空調,甲板溫度高達攝氏70度。嚴重的缺水、缺覺,浪涌之下,連久經風浪的老船員也開始頭暈、嘔吐。

  直到26日,目標船舶才出現。緝私隊員頂著狂風巨浪,強行登船,一舉將走私油輪緝拿歸案。與此同時,海關再次接獲新情報,一艘同樣規模的國內油輪將採用同樣的手法走私柴油進境。

  此時,下島輪休的緝私隊員已在返家的途中,但接到命令時,大家二話沒説,調頭趕回大鏟!28日,目標船舶在設伏區域內被順利控制。經過連續8天8夜的艱苦奮戰,查扣涉嫌走私柴油1800噸,抓獲走私犯罪嫌疑人19人,案值共約人民幣3000萬元。

    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

  大鏟海關是全國唯一一個設置在無居民海島上的國家機構。很長時間裏,大鏟海關關員都是飲用島上的井水,因為金屬含量超標,很多關員大量脫髮。

  島上能吃的食物十分匱乏。20世紀90年代後期,大鏟海關找到配送公司給島上運送食物,但是每到颱風天氣,運送供給的船出不了海,還是經常面臨斷水斷糧。

  島上沒有醫院,沒有醫生,看病難是大鏟海關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有一次,在宿舍樓旁的草地上,一條竹葉青蛇咬了正在練三節棍的男關員,幾經週折送到醫院時,醫生説,再晚來10分鐘就沒命了!

  由於地處海島,很多關員無暇照顧父母、妻兒。現任大鏟海關副關長劉權,是家中的獨子,已在島上工作5年多,父親身患阿茲海默症多年。去年11月,父親病危。當時,關局務會馬上就要召開,“要是不把這幾件工作向關裏作交代,接下來的一週關裏很多工作就無法開展。”劉權説。關局務會如期舉行,劉權搶先説話:“這次會議讓我先發言吧,説完我要立刻趕回家,我父親他……”然而路上遭遇大堵車,最終父親也沒有等到自己的兒子。  

  幾年前的一天,40多歲的船管組長鐘錦佳趕在颱風來臨前,連夜完成所有緝私艇的安全轉移。第二天,鐘錦佳一直沒有回辦公室,宿舍電話也沒人接聽。等大家發現時,他已因急性心肌梗塞安靜地去世了。也許是忌諱出海,殯儀館的人硬是不願上島接遺體,島上全體人員自發穿上正式裝束,一起為鐘錦佳扶靈,將他抬上了緝私艇送到對岸。臨行,所有關艇一齊鳴笛,向鐘錦佳作最後的告別。

    記者手記

  上島之前,一個疑問一直縈繞在記者腦海:是什麼力量支撐著大鏟海關人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無怨無悔地堅守?通過幾天與海關警員接觸,記者得到了答案:是責任,是傳承,更是使命!

在荒島上,大鏟海關像一座不滅的燈塔,一座永不落閘的關口。海關人在此護衛著過往的商船,將妄圖破壞國家經濟秩序的走私分子剷除。上過大鏟島的人如同參加過長征的人一樣,説起來總是充滿了自豪。那是熬過了寂寞,經受過歷練的人,他們有礁石般的堅韌、大海般的豪邁。60多年來,大鏟海關人為了肩上的神聖使命,默默耕耘,樂於奉獻,用無悔青春和滿腔熱血譜寫出一曲曲國門衛士的讚歌!本報記者蔡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