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岳樓是由宋元向明清過渡的代表建築,係我國現存明代樓閣中最大的一座。 中國網記者 董寧攝影
光岳樓位於聊城舊城中央,其主體結構建於1374年(明洪武七年),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聊城的象徵。
該樓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過渡的代表建築,是元明木構建築中碩果僅存的第一原貌建築。在形式上它承襲宋、元樓閣遺制,結構上繼承了唐、宋時代的傳統風格,同時和明初其他建築也有若干相似之處,開“官式”建築先河。
光岳樓位於聊城古城中心,外觀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過街式樓閣,由墩石和主樓兩部分組成。墩臺為磚石砌成的正四棱臺,高9米,四層主樓築于墩臺之上,高24米。光岳樓通高和四邊長都是33米,也就是古代的九丈九尺,在中國古代九為陽數之極,寓意其不可超越。明洪武二年(1369年),東昌衛守指揮陳鏞為了與元朝殘余部隊作戰,將宋熙寧三年所建土城改建為磚城,並於洪武七年利用修城余木修建了這座高達百尺的更鼓樓,所以初名“余木樓”,後又因地而名“東昌樓”。當時建造此樓的目的是為了“嚴更漏,窺敵望遠,報時報警”,明弘治九年(1496年),考功員外郎李讚到聊城,見此樓高壯極目,天下所無,但及今百年,尚寞落無名,因與當時東昌府太守金天錫商定,命名“光岳樓”,“取其近魯有光于岱岳”。隨著明王朝統治的鞏固,此樓的軍事作用很快被遺忘,但光岳樓卻以它的雄偉高大而名揚天下。
光岳樓是魯西名勝,眾多帝王將相、文人墨客路過聊城都要登樓抒懷。清康熙四次登樓,並題寫“神光鍾瑛”匾,乾隆皇帝更是九過東昌,六登光岳樓,並題匾賦詩,將光岳樓列為南巡三十六行宮之一。當代名家對光岳樓也都倍加青睞,郭沫若、豐子愷、啟功、溥傑、蔣維松都為光岳樓留下匾額和楹聯。光岳樓是宋元建築向明清建築過度的代表作,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有著重要地位,1988年光岳樓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00多年來,光岳樓也一直是中國最雄偉最高大的建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