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看中國

【非遺】大明遺風 貴州安順古地戲

支援←→鍵翻頁 發佈時間: 2014-12-2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倫曉璇 | 責任編輯: 倫曉璇

 安順地戲是一種古老的戲劇,距今已有600餘年歷史。地戲以表演古樸粗獷而著稱,被譽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中國網圖片庫 曹忠宏/攝  

    安順地戲是一種古老的戲劇,距今已有600餘年歷史。地戲以表演古樸粗獷而著稱,被譽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中國網圖片庫 曹忠宏/攝  

    地戲是流行于貴州安順的民間戲種,史跡表明,地戲是明初朱元璋“調北征南”時由軍隊帶入併發展起來,距今已有600餘年歷史。地戲以表演古樸粗獷而著稱,被譽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地戲屬古儺戲中的一種——軍儺。儺的本意,在殷代是一種驅鬼逐疫的宮廷儀式。參加儀典的人頭戴面具,揮戈揚盾,且歌且舞,歲祝平安。貴州安順地戲是古儺發展到元朝時期的一個分支。
  
    明王朝建立初期,國內局勢極不穩定,元朝殘存勢力的拼死反抗,邊疆“諸蠻”不停地叛亂。為了防範“諸蠻”叛亂,朱元璋下令擇地建城,在修建城池的同時,明軍在安順、平壩一帶,設置屯、堡、衛、所駐紮人馬。貧苦出身的皇帝朱元璋説:“養兵而不病于農者,莫如屯田。”屯田的結果,鞏固了邊疆,養活了士兵,發展了當地經濟,也帶進來了中原文化。
  
    儺文化的主體本是中原文化,早在明軍裏盛行的融祭祀、操練、娛樂為一體的軍儺,和在中原民間傳承的民間儺,也隨南征軍和移民進入貴州,並與當地民情、民俗結合,形成了以安順為中心的貴州地戲。
  
    安順地戲演出以村寨為單位,演員是地道的農民。一般一個村寨一堂戲,演員20余人,由“神頭”負責。安順地戲在春節期間演出20天左右,稱為“跳新春”,與逐疫、納吉禮儀一起舉行。地戲演出時,村口或醒目的地方要插一面大紅旗,旗上繡著很大的“帥”字,表示這個村子裏今天要演出地戲,也有納吉之意。
  
    安順地戲是一種古老的戲劇,其顯著特點是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圍戰裙,戴假面于額前,手執戈矛刀戟之屬,隨口而唱,應聲而舞。其演唱是七言和十言韻文的説唱,在一鑼一鼓伴奏下,一人領唱眾人伴和,有弋陽老腔余韻,其舞主要表現征戰格鬥的打殺,雄渾粗獷,古樸剛健。安順地戲所演的是以屯堡人喜愛的薛家將、楊家將、岳家將、狄家將、三國英雄、瓦崗好漢為主角,讚美忠義、頌揚報國的忠臣良將,內容全部是金戈鐵馬的征戰故事。
  
    安順地戲的獨特性和唯一性廣受海內外人士關注,曾造訪法國、西班牙、南韓、日本、新加坡,多次到香港、台灣、北京、上海演出,深受歡迎,被譽為"中國戲劇活化石"、"中國戲劇歷史博物館",是研究戲劇發生學、人類學、宗教學、民俗學、美學、歷史學、語言學等學科的活材料。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思維觀念也開始發生變化。在多元型現代文化的衝擊下,地戲在逐漸萎縮,演員年齡偏大且隊伍人數逐年減少。很多有地戲隊的村寨已停鑼息鼓多年沒有演出,這一中國戲劇史上的古老劇種還有待保護傳承。

1   2   3   4   5   下一頁  


 
本網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詳見産品付費下載。 購買請撥打 010-88828049 中國網圖片庫諮詢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