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看中國

解讀西北千年傳統小吃——燴麻食[組圖]

支援←→鍵翻頁 發佈時間: 2014-10-1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趙娜 | 責任編輯: 趙娜

傳統小吃 西北小吃 小吃 102734

剛製作完成的麻食 中國網圖片庫 喬華/

麻食,也有叫作“麻什”、“麻食子”或者“麻什子”的,是西北地區(尤其在陜西和山西)的一道漢族傳統面製品小吃。燴麻食是陜西及西北地區漢族傳統小吃之一,麻食呈棗核形狀,中間是空心的,製作好後,主輔料相融。麻食先用大拇指把面搓卷成核形中間空心的面卷,再和炒菜一塊燴制而成。它的主輔料相融,筋韌爽滑,鄉土氣息濃郁。製作麻食十分簡便,對配料沒有嚴 格要求,可精可粗,可葷可素,普通家庭常以此調劑飲食花樣。

麻食這種麵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元代,當時叫“禿禿麻失去”( 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也叫“禿禿麻食”(元代《飲膳正要》)。賈平凹先生在《陜西小吃小識錄》稱作“圪咜”(陜北語)。關中人稱作麻食、貓耳朵。以蕎面為料。掐指蛋大麵糰在凈草帽上搓之為精吃,切厚塊以手揉搓為懶吃。主要分佈在陜西、甘肅、山西,是大家喜歡的日常簡單飲食的一種。麻食傳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愛國將領楊虎城是陜西人,當抗戰勝利的喜訊傳來時,他情不自禁的對夫人説:“快給我買頂草帽,我要吃家鄉飯,再買些酒菜來,好好慶祝下》,”原來他的家鄉在陜西省蒲城縣,那裏的家鄉飯就是麻食。草帽作為日常的雨具,在當地作為製作麻食的工具,為的是搓上草帽上的花紋。

1   2   3   4   5   下一頁  


 
本網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詳見産品付費下載。 購買請撥打 010-88828049 中國網圖片庫諮詢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