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地戲在演出中的打鬥場面。 中國網圖片庫 盧維/攝
貴州安順高臺古地戲何時開始産生,具體時間連他們本村的老年人都説不清楚了,只是從老輩人的口中得知,它從古代打仗時士兵的娛樂方式轉變而來,作為民間百姓節日表演節目已有約二百年曆史。
安順高臺古地戲一般是以48張八仙桌疊為五層金字塔狀,高5米,擺成陣式錶演,最多時可用84張八仙桌疊成八層,高8米的大陣式錶演。表演的陣式有長蛇陣和銅旗陣,現在多以銅旗陣為主。
高臺古地戲在演出中有其特有的演出程式,即開箱、祭陣、掃場。開箱儀式是每年要跳戲之前先殺雞祭祀,主要演員以雞血點場,然後再打開封存了—年的道具箱,取出道具。祭陣是將桌子擺好後,用喬、蠟、紙、燭祭祀,主要演員跳上桌子,口念吉祥祭詞,祭陣結束後就百事大吉,可以唱戲了。掃場是主要演員口頭宣佈帶兵回歸陣位,劇目結束。一般全劇演完需一個月左右,但通常都根據故事情節分為不同的場次,每場時間從兩小時到兩天不等。
高臺古地戲主要是在露天壩子裏進行表演,一般每場演出全部演員需40人左右。演出時演員身著對襟長衫,面蒙黑紗,頭頂所飾角色的面具(面具上插有野雞毛),手握花扇、花帕(毛巾)及“刀、槍、劍、戟”等木製兵器,腰係“戰裙”,背負背包(上有彩繪,插四面戰旗),並用鑼、鼓敲擊節奏,在全劇高潮時還以鞭炮、黃煙等道具模倣古代戰爭時的戰鬥場景,氣勢極為壯觀。
高臺地戲在演出中有許多打鬥場面,演員也極有功底,這些演員有的已經六、七十歲,最大的有八十二歲;但在高臺上跳躍、打鬥都還相當靈活。年輕人當中也有喜愛高臺地戲的,但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大多數都到外面打工去了,只有極少的一部份仍從他們父輩的手中接過服裝、道具,以家傳的方式傳承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