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填土。中國網圖片庫 孫同超攝
打土墻應該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歷史學家翦伯讚在《登大青山訪趙長城遺址》中寫道:“望斷雲中無鵠起,飛來天外有鷹揚。兩千幾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墻。”趙長城是中國最古的一段長城,運用的也是打土墻的技術。當然,從現存的古城墻看,古人用“杵”打的土墻更堅實。唐代詩人張籍的《築城詞》便是明證:“築城處,千人萬人齊把杵。重重土堅試行錐,軍吏執鞭催作遲。”工程品質驗收要“試行錐”,也就是用錐子刺墻,可見當時的土墻之堅固。
打土墻還有個十分形象的名稱——“幹打壘”。幹土、捶打、往上壘,三個字真是準確!如今,水泥和鋼筋早已取代了古老的土墻,可是,每當想起當年打土墻的情景,我總是心潮難平。
打墻所需用具一般有:兩根木夾桿(碗口還粗的圓木)、一個墻頭堵梯、八根一模一樣的松木椽、石錘子四五個、木榔頭兩把左右、繩子若干條。這些基本就緒後,然後看土能否可用,就是用手抓起一把土,團成蛋形,向上一拋,如果泥土落地能自然散碎,就説明泥土的乾濕度恰當。踏墻開始,收拾地基,放線,按距離確定墻的長度,從第一堵開始,挖窩栽夾桿、栽墻頭堵梯。先在墻梯兩側和夾桿內側各放一根椽,夾桿處用木楔固定,墻頭堵梯處用繩子絞牢,後在成形的四方形槽內填土,填滿後,用腳踩實,後四五人進去用石錘子夯實,再用木榔頭把兩頭石錘子夯實不到的地方夯實在,一層完畢,再安第二板(椽)、第三板、第四板。第四板完成後,再把最下層,也就是原第一板兩側椽取出翻在上層,再填土,再夯實,兩邊四根椽如此反覆,一遍又一遍,直到所需高度為止。土墻的長度約為3米,高2.5米,底寬約3尺,頂寬約尺三至尺五。
打墻一般來説是帶有技術的活路,一班人要8至10個人左右,每個生産隊都有一潑打墻老手。墻打的實在不實在,好不好,自有驗證的辦法,就是一看墻體是否端直,二看墻兩側像搓板一樣凸凹不平椽留下的印記是否有棱有角。
墻在關中分為板墻和椽墻。東府沿襲的是板墻,就是打墻時兩邊用木板固定。西府則為椽墻,就是兩邊各用八根椽。西府人為什麼要用椽呢?我的分析主要是為省事,只要八根椽輪番翻板就行了。而板墻,墻兩邊所用的木板要用上好的木料,而且墻有多高,木板就得準備二三十快。
過去那個年月,我也曾參與過生産隊裏的打踏活兒,一班子人在一起還是相當的熱鬧,一邊幹活一邊説著話,拉家常,説笑話,熱了,脫下外層衣服,渴了,品嘗主人提供的茶水。下午半響時節,主人提來了吃夥,大家下來圍成一團,吃點糖包子或菜包子什麼的,充充饑。吃飽了,接著幹活。不論是站在墻上提石錘子的還是填土的,不論是翻板的還是其他活兒的,大家分工有緒,幹活相當賣力,説話間,一堵墻起來了。
墻是一種民俗文化,是一種殷實的象徵,承載著先祖們為之奮鬥的歷史。
相關新聞 | |||||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 本網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詳見産品付費下載頁面。購買請撥打010-88828049中國網圖片庫諮詢詳情 | 責任編輯: 鄭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