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杲觀山門。
中國網圖片庫 范根林攝
趙杲觀位於山西省忻州代縣交口鄉紅寺村天台山下,距代縣縣城23公里。該觀建於天台山峽谷中,在懸岸峭壁上利用天然石洞精心建築而成,鬼斧神工,獨具匠心。趙杲觀的奇特之處在於,多處寺廟建在直立的石壁上,進寺的唯一通道就是沿鐵索攀援而上。相傳西元前475牟、晉國趙襄子為了統一北方,將其姐夫代國王誘殺于溝注山上,代國丞相趙杲率代國王的家眷隱居於天台山.後人為紀念趙杲終身不仕,篤志道教,于北魏太延年間,在趙杲隱居的石洞中建觀,稱為趙杲觀。寺廟分為南北兩部分,南有大佛殿、古南洞、石室三楹,是佛教僧侶居住處。北部是觀音閣,內有天然石洞,外建五層樓閣,依崖開鑿卯洞梁架結構與崖石交接構成,構造精巧。閣內,有鐵索,可攀索而上。閣東是九仙女洞,再往東南是3層樓閣,亦可以覆鐵索而上,名為“仙閣梯雲”。分南北兩部分,即北洞、南洞,主要建築群在北洞。 北洞中區建大殿三間,另有垛殿、配殿及違馱閣等建築。殿東有“朝園洞”,園門正對的山壁間有長三角石縫,石縫內為天然石洞,石洞之外,建有五層樓閣。樓閣梁架均架于崖壁間,木石交接,構建奇巧。入洞攀鐵索,可登上樓閣。
朝園洞之南的峰巒高處,建有三層樓閣。高閣淩空,絕壁下懸,壁間懸十數丈鐵索,可供攀緣而登樓,名為“仙閣登雲”。樓閣前建屋宇,後依石洞,樓檐與石洞相配,木石結構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最上層石洞有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道教二教主塑像,中層塑關帝像,遠望儼然仙宮勝境。閣樓前塑有趙杲泥像,泥像依崖作檐,頭頂距石崖僅寸余,故有“趙杲觀,離天二指半”的諺語。